2017-05-31 17:29:0
有机会交流不容易。对于问题,要多谈。谁更有道理谁就给他们看。
2017年5月31日北京家长与教育部会谈要点
学生部:
1.投资比例由大学和当地招聘机构协商确定
2.平行志愿报备率高,不易操作
3.扩建还是不扩建北京要看学校
4.北京985的录取率不比天津上海低。
5.正在研究国立人民大学的招生标准文件
6.2003年的文件建议采取法律途径
7.高校流动名额是谁?
8.教育部只汇总计划,计划由大学制定
9.家长的要求将被告知大学,但不会给出政策指导
龚规划处:
1.目前,没有统计城市数据的责任
2.一些优质大学计划减少本科数量,但教育部没有同意。
3.减免政策是北京的事,不是教育部的事。
信访办姚主任:
今天的上诉明天正式提交,15天内通知是否受理,1到3个月后答复
家长1问题:
1~3这三个数字和17的关系最大。
4数据无法支撑。北京985的录取率肯定不如上海。
这个问题有多久了?
6文件本身就是问题,更重要的是文件的执行。
7~9~~不作为。985高校,包括政治保险生,艺体类,人附,还不如上海多?如果是211,有可能,因为很多艺术院校都是211。
11.我们只是要求政府增加这个统计数字,这关系到国民教育的稳定。
父母2的问题:
2.如果要降低备案率,首先要增加计划数量,保证享受。
3.一些招聘机构表示,他们计划在北京扩大招生规模,但教育部拒绝批准。
4.985下属学校比例不低:北京包括政治保障生,以及文体生、人大附中等非北京生。
5.已经两年了,还是在研究中?
7.北京怎么谈判?
北京的父母要求:
1.2017年,北京各级高校招生计划不会减少。
2.2017年,北京高校备案率不低于105%。
3.国立人民大学的录取名额由教育部保留。
4.北京重点大学补偿性扩招。
2017年5月31日教育部信访办会议纪要
时间:5月31日11: 40-14:00
地点:教育部信访办公室会议室
人员:
对方当事人:信访办姚主任、学生处范主任、计划处龚主任、信访办另外两位
我们这边:思想,飞雪,曼珠,埃里克,还有一个爸爸(具体不知道)
内容:
一、思路:首先问一下:在2015年9月10日的会议上,范楚说2016年招生计划会减还是不减。请范处说清楚是不是他说的。范楚说是他说的,他认可,说2016年部属高校招生计划确实有减少或者没有减少。我们表示不赞成。思路然后介绍2013-2016年排名前50的高校实际录取数据,得出2015年档案升学率为108%,2016年为103%,下降5分。求解释!
另外,我的想法提到,考虑到北京对计划生育的严格控制,少生孩子的奖金应该由北京的父母来享受。要求完善北京985高校17年高技术计划。
二、满珠:首先补充一点,16年一个计划减246人,两个计划减1135人,减轻或不减轻压力的承诺没有兑现。
(1)2003年文件不合法,要求再次废止。
(2)提供了北京、天津、上海实际录取的对比数据,明确要求重点大学按照北京的规划达到天津、上海的水平。
(3)在对请愿书的回复中,承诺教育部将指导高校合理安排北京的招生计划。一年多来,北京的家长实际上并没有感觉到教育部兑现了信访承诺,非常失望和愤怒。
(4)批复承诺制定2016年及以后mdf招生规模、招生范围、学籍管理工作意见,严格规范学校工作。请问一年多过去了,上面的规范文件在哪里?
范楚说话了:
首先他也是北京家长,其他几个同事也是。但是,作为教育部的一个机关,我们要从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要从全国的大局考虑,而不仅仅是从北京家长的角度考虑。请见谅。
如果和他的业务有关,他会回答。和他的事无关,如果他知道了,他会尽量回答。
关于高水平招生计划,《教育法》规定高校有制定招生计划的自主权,各高校自行制定省级计划,教育部汇总分数。教育部会督促高校完成国家任务(如832贫困县计划)的实施,教育部没有其他权力。当然,教育部会听取包括北京家长在内的全国各省的诉求,指导高校调整省级计划。
关于范所作的减少或不减少承诺的问题,他认为这一目标已经实现,因为宣布的计划没有减少。当然实际录取减少了,还有备案比例的问题。从120%自愿依次申报,逐渐减少到105%平行志愿申报。教育部不会专门针对北京的家长,所以不得不降低备案率。我当时就反驳了。我刚才的想法提供的数据是2015年和2016年的对比。两人都是平行志愿,没有志愿的顺序。我们有理由相信,升学率已经从108%下降到103%,而这五点已经被mdf“暗地占领”。
关于“科学合理引导大学”:范楚认为是合理的。2016年,计划数量减少或没有减少。至于1985年北京扩招的愿望,权利在大学。目前招生计划还在总结中,范楚答应给高校反馈。你的扩招要求值得商榷,教育部不会鼓励北京高校扩招。
关于北京的招聘名额比天津上海低?范楚多次表示,这里的数据显示,优质大学给北京的机会不低于天津和上海。我们要求看资料,签保密协议,他拒绝了。希望统招的机会不要低于天津上海。但范楚一再强调,实际录取人数并不低于天津、上海(据我们了解,包括自招、特殊生源、特殊方法等。)。
教育部不负责mdf的规范化管理。但正在研究中。我们说已经一年多了,还在研究。我们什么时候出来规范文件?范楚说他写下来了。
关于2003年1号文件的合法性,范楚建议走法律程序。
满柱提出:范楚还没回答我的问题。mdf补充计划执行情况如何?
樊楚回答:北京市教委和高校协商增加计划,看高校如何运作。另外,不是所有的1%预订计划都是针对北京的。我们强烈质疑高校没有收到教育部下发的书面文件,怎么协商名额。进一步验证了我们的判断:高校备案率下降了5个百分点,mdf cha
满珠强烈要求:不能拖。现在正在制定第十七届高科技招聘计划。时间很紧。北京家长要到明年大厚书出来才能知道结果。我们相信北京的父母会很失望很生气!
姚主任让我们写一份书面申诉,明天交给他。我让姚写一份明确的录取通知书。他说需要15天才能决定是否接受,如果接受了,再等三个月才能回复。
父母的要求:
1、以城市为单位,统计重点城市的数据;
2.去北方400分,选机会怪,或者有400分去北方,宣传录取渠道和政策;
3.未来北京实际录取数据的统计和发布,将排除北京集体户(非北京学生中的艺体生)等各类非北京学生。
4.建立长效机制,保证人民依恋不侵占北京实际录取,如:设立单一招生计划,参照北京排名,回归原地;
5.如果在北京享受录取,一定要宣传录取渠道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