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陪孩子做作业,让她患上了脑梗塞。学生们压力太大,不敢向母亲乞讨。湖南男孩被打死母亲。近年来,与家庭教育相关的社会事件引起了公众的关注和讨论。前几天《江西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正式实施,规定监护人不得增加未成年人的学习负担,禁止家庭暴力。
2016年5月,重庆通过了mainland China第一部关于家庭教育的地方法律《重庆市家庭教育促进条例》。此后,贵州、山西、江西等省的相关规定陆续通过,并于去年11月《江苏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草案)》公布。
北京师范大学儿童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卞认为,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竞争的加速,家庭教育的难度在逐渐增加。迫切需要建立科学完整的家庭教育服务体系和监测评估体系,落实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主体责任,转变育人观念,为家长提供相关指导和帮助。
不要增加孩子的学习负担
近年来,母亲独自承担教育子女责任的“丧偶育儿”现象引起了广泛关注。对此,《江苏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草案)》要求父母双方共同履行对未成年子女的家庭教育义务。同时,重庆、贵州、山西、江西、江苏等省规定,父母双方不得以离婚或其他原因拒绝履行义务。一方要进行家庭教育,另一方要配合。
父母未依法履行家庭教育职责的,重庆市规定,经教育不改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有关人员或者单位的申请,撤销其监护人资格,另行指定监护人。
除了家庭教育的缺失,家长教育不当的问题也很明显。
《全国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2018)》显示,超过90%的被调查学生反映父母对自己的成绩有一定要求,约70%的人希望自己的孩子排在班级前十甚至前三。针对学习压力过大,江西省规定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应保障未成年人的睡眠、娱乐和体育锻炼时间,不得增加未成年人的学习负担。同时,已出台家庭教育条例的五个省均规定,家长或其他家庭成员应主动与学校沟通,了解未成年人的学习和生活状况,配合学校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自觉接受学校的家庭教育指导,参与学校组织的家庭教育指导活动。
不恰当的家庭教育方式大多伴随着家庭暴力。为了有效防止父母以家庭暴力的形式教育子女,五省还要求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以侮辱、虐待、家庭暴力等方式进行家庭教育。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有关单位或者组织将对其进行批评教育或者向公安机关举报。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建立机构促进家校合作
根据江苏省在草案起草前进行的家庭教育现状问卷调查,江苏省近50%的父母不知道如何教育子女,约80%的父母缺乏相关知识和经验可供参考,因此迫切需要家庭教育服务。
为了拓宽家庭教育和学习的途径,江苏省要求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立家庭教育信息共享服务平台,依托网上家长学校,为家庭提供不同年龄的未成年人免费家庭教育指导课程和资料。鼓励研发易于家长接受和互动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新媒体产品。
G
学校在家庭教育中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五个省建议幼儿园、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建立家长学校和家长委员会,以促进家庭和学校之间的合作,并开展家庭教育培训、咨询和指导。卞郁芳认为,学校教育需要家庭教育的密切配合,学校在家庭教育和培训方面有绝对的号召力。
各省在根据自身情况对家长提供指导和帮助方面做了相应的补充。为此,各地提出了一些措施,如婚姻登记机构对申请结婚和离婚登记的申请人进行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宣传和指导,建立孕妇学校、新生儿父母学校、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网站。
父母应该和留守儿童保持联系
2016年,民政部对全国902万农村留守儿童进行了深入调查,其中江西、四川、贵州、安徽、河南、湖南、湖北等省农村留守儿童70多万人。重庆市妇联同年开展的留守儿童调查中,49%的孩子表示父母离家一年以上。
五省推进家庭教育条例规定,父母即使外出打工,也要对子女承担教育责任。各省要求父母应该和未成年的孩子住在一起。因外出工作无法与他们共同生活的,应定期与村(居)委会、学校和委托监护人保持联系和交流,了解子女的生活、学习和身心发展情况。父母应通过书信、语音、视频等方式与未成年子女保持日常沟通,定期与未成年子女团聚。
贵州省作为一个民工输出大省,在其法规中有单独的一章,要求对留守儿童进行家庭教育和指导服务。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建立特殊困难未成年人关爱救助机制,建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综合信息平台,掌握特殊困难未成年人家庭教育情况,开展规范化、专业化家庭教育支持服务。在根本解决问题上,贵州省具体提出引导和鼓励农民工到当地工作创业,减少农民工等原因造成的家庭教育缺失;支持和帮助农民工开展家庭教育。
关于流动儿童的安置,重庆建议政府完善招生、入学、住房等政策措施,确保未成年儿童入学(托)学、考试和生活在父母就业地附近。
高校应开设家庭教育课程
在规定中,重庆和江苏都提出要制定家庭教育的指导方针和服务标准,并根据未成年子女的年龄阶段、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生活环境确定家庭教育的重点内容,指导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实施家庭教育。
五省都提出高校教师专业要开设家庭教育指导课程。鼓励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开设家庭教育相关专业。江苏、江西、重庆等地提出教师培训机构应将家庭教育指导课程纳入教师培训计划。鼓励相关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开展家庭教育理论研究,编写家庭教育书籍。
五省还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可以通过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向符合条件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购买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重庆提出在同等条件下购买家庭教育公共服务可以优先考虑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志愿服务组织。贵州省提出设立家庭教育服务机构应当依法办理登记手续。鼓励和支持家庭教育服务机构向carr
重庆市妇联家庭儿童工作部部长李毅:家庭教育要取得成效,不能快,不能快
新京报:家庭教育促进条例在实施过程中如何处理公私界限,能否保证其有效性?
李毅:作为一项促进性规定,涉及的主体不仅是家长及其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也是家庭、学校、社会和政府的共同责任。家庭教育不仅涉及私营部门,还影响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以及公共利益。家庭教育不仅是父母的权利,也是父母的责任。至于人们可能担心的边界和规模,规定并没有盲目要求父母承担责任,扩大父母的义务,而是采取列举正反清单的方式,解决父母不作为、行为无序的问题。
地方法规有局限性,但从这两年重庆进行的1300多次教育劝诫的效果来看,威慑效果还是很明显的。法律不仅具有惩罚的功能,而且在教育和宣传方面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新京报:目前重庆家庭教育有哪些困难?
李毅:首先,作为全纳家庭教育,很难实现个性化和针对性。这就需要更专业、长期、系统的服务,需要专业机构的介入。过去一些家庭教育培训机构只能根据家政服务的属性取得工商登记执照,不利于家庭教育的专业发展。目前,由于家庭教育促进条例的颁布和推广,情况有所改善。
其次,重庆高校没有家庭教育专业。一方面是市场太小,就业需求不够。另一方面,家庭教育的专业发展相对广泛,专业研究和人才不足。目前行业干预主要以注册为主,市场实现优胜劣汰。个人认为家庭教育专业人员需要相应的资格认证,建议可以纳入教师序列的评价认证。目前只有优质的服务才能满足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需求。
此外,如何促进家庭教育研究与实践的结合,为人们理解和学习提供指导和帮助,也是我们未来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新京报:条例颁布后如何监控家庭教育的推进?
李毅:家庭教育“十三五”规划中,每个部门都有完成任务的数据考核,根据年度数据的推进情况进行工作检查。家庭教育促进条例的相关工作包括在这个过程中。今年9月1日,《条例》实施三周年即将到期。我们主动向市人大常委会申请对《条例》执行情况进行执法检查。
对于家长的反馈,我们会在后续进行相关的研究,这是一个有计划的推进过程。不急着做,因为家庭教育在一两年内不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目前,父母越来越重视家庭教育,但他们渴望急功近利。教育还是要“十年树木,百年育人”。家庭教育要想有成效,不可能又快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