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师范大学(以下简称“江西师范大学”)位于江西历史文化名城南昌。它是由教育部和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同建造的。中国首批“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项目”、“优秀教师培养计划”和“江西2011计划”入选高校。[1]学校集文学、历史、哲学、经济、管理、法律、科学、工程、教育学、艺术等十门学科于一体,是江西省人民政府指定的优先发展的省级重点(师范)大学。
学校起源于庐山白鹿洞书院,由国立中正大学于1940年创办。1949年,它更名为国立南昌大学。1953年,教师调整后留在江西的部分改为江西师范大学。1983年,更名为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4月,江西财经大学被纳入整个系统。
截至2017年3月,学校拥有瑶湖和青山湖两个校区,占地3500多亩,建筑面积140多万平方米,收集纸质文件370多万份,电子书100多万本。瑶湖校区没有围墙,被一条7公里长的瑶河环绕。学校拥有专业学院23所,本科专业87个,专职教师1700余人,专科生3万余人,博士生、硕士生5000余人,成人高等教育生1万余人。
截至2017年3月,学校共有2,900名教职员工,包括1,700多名全职教师和800多名医生(包括正在学习的人)。在专职教师中,35岁以下教师的比例为18.88%;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比例为55.69%。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的比例为75.16%。
学校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名(双职工),国家“千人计划”候选人3名,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名(双职工),国家级教师1名,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名,国家优秀专业技术人才1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学科评估小组成员1名,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名候选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2名候选人,国家级候选人、国家模范教师、国家优秀教师等“新世纪一百万人才工程”44名国家荣誉获得者。 教育部有10名大学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江西省著名教师、“新世纪一百万人才工程”省级候选人、江西省主要跨世纪学科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目标、“江西省555人才工程”候选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等省级荣誉获得者230余名。有21名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7名教师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
江西师范大学教学建设学校是博士后单位、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和全国首批学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截至2017年3月,学校拥有1个ESI全球排名前1%的学科、3个博士后流动站、2个博士后研究站、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6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2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34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不含一级学科覆盖点)、15个硕士学位授予点和在职人员申请同等学术实力的硕士学位授予权。
江西师范大学招生信息
截至2017年3月,学校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2个二等奖、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个、民族特色专业6个、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2个、国家人文素质教育基地1个、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精品课程3个、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个、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1个、国家教学团队2个、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6个、教育部新教材5个,共计1万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