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湖南新客户端(通讯员周彩珊、何宁、刘月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心情、强健的体魄、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的生活能力,是儿童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他领域学习和发展的基础。因此,幼儿园“养成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是培养幼儿良好习惯和健全人格的关键,其重要性毋庸置疑。如何有效利用长沙地方课程《幼儿养成教育活动资源》,进一步加强教师对《幼儿养成教育活动资源》的理解和运用,防止学前教育“小学化”,促进孩子健康快乐成长?我们来看看宁乡幼儿园是怎么做的。
103010作为宁乡市幼儿园现有课程资源的有益补充,如何将其与现有课程有效整合,是教师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开学时,校长刘悦良对培养教育活动的计划进行了详细的分解,给老师们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
教师采取自主探究的模式,以不同年级为小组认真学习《幼儿养成教育活动资源》整套,交流讨论,集体备课,进行教研.最后,他们制定了详细的活动计划,有效整合了现有的课程主题、重要节日节气、幼儿园大型活动等。
结合养成教育计划中大型活动的融入,老师们在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学雷锋月亮、中国传统节日我们知道多少、图书节活动、小星星争章等开展了一系列养成教育活动。通过集体努力,让孩子在实践中获得经验,从而逐步培养他们的良好习惯,让孩子在养成教育活动中真正受益。
为促进园本课程建设,加快教师专业提升,帮助教师更科学、更系统地运用教学策略,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养成良好习惯,全面提升养成教育质量。幼儿园的教研以“养成教育”为核心,通过奖励机制和任务驱动真正落实。通过一系列的教育研究活动,教师的思想在不断变化。
如何更科学、更有趣地组织教育活动,一直是困扰教师的难题。所以,针对共性问题,幼儿园要做有针对性的教研。怎么考证?教师自行报名参加5月份全园教师养成教育活动教学竞赛。擅长理论的老师负责梳理关于养成教育活动的理论知识,擅长课堂展示的老师负责教学展示,擅长制作各类课件的老师负责做后勤助手,挖掘自身优势,发挥集体智慧,让每个人都有任务,有信心。
以前大家都习惯“拿来主义”,不管实用不实用,直接照搬。幼儿园教研开始尝试让教师反思和分析自己在开展养成教育活动中的设计意图,找出存在的不足和改进的方向,进而得到进一步的优化。慢慢的,老师会、会、会反思。
通过“如何撰写养成教育案例”的线上线下教研活动,教师对养成教育案例的撰写有了清晰的认识。理解是不够的,但努力去写才是重点。5月,幼儿园开展了全园教师案例写作活动。老师们主动学习,探索实践,查阅资料,反复修改,最终形成最终版本。写案例的过程就是不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
根据教师养成教育案例的撰写,6月17日上午,三园评选出10位优秀教师案例进行分享。
(
这样的分享活动充分体现了优秀案例的推广价值和“注重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理念。3-6岁是人生的关键时期,很多习惯会在这个阶段形成。这些习惯会伴随人的一生,在人的无意识状态下产生重要影响。教师必须深刻认识养成教育的重要性,采取有效措施对幼儿实施养成教育。宁乡幼儿园教师一直在探索和尝试养成教育活动的开展。我相信,通过孩子、家长、老师的共同努力,养成教育终将开出最美的花朵。
一审:陈龙
二审:荣臻
审核:熊佳斌
[编辑3360陈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