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师范资讯网

幼师信息网

招生报名咨询

学校报名咨询热线电话 咨询热线 15617622773
首页 > 资讯分享

幼儿园大班生成主题:房子的故事

作者:[db:作者] 2022-09-03 浏览:

  一、主题生成背景在开展主题活动《我们的家园》后时,我们发现孩子们对房子非常感兴趣,在参观社区房子的时候大家都滔滔不绝的讲述自己所知道的房子:那里是超市,这边是幼儿园,房顶是尖的。前面是我的家很高的......根据孩子们的兴趣我们生成了新的活动《房子的故事》。我们和孩子们商量好决定要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设计和制作各种各样的房子,经过一周的努力,一副副优秀的作品展现在我们的眼前。漂亮极了。我们班上都可以开"小小房屋博览会"呵呵。相信在家园共同的教育下我们的孩子一定会获得更多学习的快乐。

  二、主题目标社会生活:

  1、通过资料收集、参观、等途径知道房子是各种各样的,千姿百态的;引导幼儿知道各种房子的名称,了解房子和人们的关系。

  2、了解建筑工人的工作,体会建筑工人工作的辛苦。

  3、通过参观了解房子的变化,感受家乡的美丽,激发幼儿为家乡而自豪的情感。

  操作活动:

  1、在建构游戏中体现房子的特征。

  2、能大胆想象、设计未来的房子,能动手制作自己喜欢的房子。

  语言交流:

  1、能向别人介绍自己家的房子。

  2、尝试在猜谜活动中了解各种房子的特点,并体验与同伴猜谜的乐趣。

  3、激发幼儿关注周围生活,热爱多元文化的情感。

  科学探究:

  1、通过记录、测量、调查等方法知道房屋的建造材料,并对建造过程有一定的兴趣,愿意尝试操作。

  2、能辨认物体的轮廓,手眼协调的按物数数。

  艺术表现:

  1、在欣赏的过程中了解不同名民居的外形特征及特有的文化内涵。

  2、感受不同风情的少数民族的民居建筑,并能用多种方式表现民居的外形特征和装饰特点。

  家长参与:

  1、请家长收集资料:

  图文资料:自己家房子是内外的照片,各种民居的照片。

  废旧材料:各种大小型的纸箱、纸盒。

  影像资料:电视售房广告短篇、录像等。

  2、家长利用接送孩子的路上,有意识的引导孩子观察各种各样的房子。

  3、请家长与幼儿一起关注少数民族的房子、江南水乡的民居、云南民居等各种有特色的房子。

  4、亲子废物制作房子活动随着主题活动"房子的故事"的开展,我们参观了许多建筑,孩子们产生了制作各式各样房子的愿望,考虑到制作类活动的特点,我们开展了"亲子废物制作房子"的活动。我们希望通过这一活动,引导幼儿在家长的指导下利用废旧材料制作房子,初步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和行为习惯,进一步培养幼儿对主题活动的兴趣,充分发挥幼儿动脑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了解情况后不少家庭都陆续进入了动手制作的阶段,家长和孩子一起收集各种废旧材料,进行清洗、加工、分类等,随后根据收集的材料商讨制作内容,共同设计图纸,准备制作工具,投入制作等。在此过程中,家长始终尊重孩子的想法,并给孩子一些合理的建议、适时的指导,充分发挥孩子动脑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包办代替"的现象在我们的亲子制作中已不会出现。当孩子们与家长共同制作的一件件充满着独特创意的作品呈现在大家面前时,一张张洋溢着成功喜悦的笑脸告诉我们,这次活动非常成功,孩子们在家园互动的配合下又得到了一次发展的机会。

  环境创设:

  1、创设型欣赏角,展示各种亲子制作的立体房子。

  2、走廊布置"漂亮的民居"环境,用各种民居的照片、画报、加以布置。

  3、活动室内布置"我家的房子"环境,张贴幼儿在农村拍摄的一系列生活照片。

  4、 美工角提供废旧盒子、纽扣、布料、绳子等材料供幼儿进行房子的造型活动。

  5、建构区提供各种积木,供幼儿建构造型。

  6、探索区提供房子、民居的自制拼图,幼儿可进行拼摆和排序。

  三、主题网络图(略)四、活动流程开始阶段目标:

  1、引导幼儿从各种途径中获取房子的信息,激发幼儿对房子的兴趣。

  2、鼓励幼儿能用语言清楚的讲述观察到的事物。

  活动一:故事《三只小猪造房子》

  活动目标:

  1、教育幼儿做事情不要图省力。

  2、幼儿知道大灰狼撞草房、木房、砖房的不同结果,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由于幼儿对房子产生了兴趣,教师就此引导幼儿收集资料。)活动二:搜集资料活动目标:

  1、收集有关房子的资料,了解一些常用的信息收集方法和途径,如:参考图书、图片、查询电脑、外出参观-------2、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学会仔细认真的观察周围事物。

  (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幼儿认识到了各式各样的房子,于是教师与幼儿共同建构了下一个课题。)活动三:各式各样的房子活动目标:

  1、通过各种途径如:图片、照片、录像------感知房子的外型特征。

  2、引导幼儿观察同类物体的共同特征与个性特征。

  3、能用语言清楚地讲述观察到的格式房子的外型。

  (在看到了各式各样的房子、知道了房子的共同特征后有位幼儿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房子是这样的?)活动四:房子为啥这个样?

  活动目标:

  1、认识房子的结构。

  2、了解不同的材料造出的房子不同。

  (在收集资料中幼儿发现了几种外型特别的建筑,并且询问:为什么房子也有奇怪的样子呢?于是教师就组织幼儿欣赏了世界各地有趣的房子。)发展阶段目标:

  1、利用已有的经验、知识、技能大胆创作。

  2、通过活动更深的了解房子。

  活动一:有趣的房子活动目标:

  1、能了解世界各地有趣的房子。

  2、通过欣赏各式建筑物,提高审美能力。

  (在欣赏过后,区角活动中有几位幼儿在美工角画起了房子来,有的是画住宅房、有的是画别墅、有的是画着名建筑、有的干脆自己设计。)活动二:未来的房子活动目标:

  1、根据已有经验想象设计未来的房子,表现建 筑物的特征和结构关系。

  2、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

  (在活动过后,教师提出:什么东西也可以做成房子?幼儿 回答出出各式各样的结果,教师采用了两种设计成课。)活动三:报纸撕贴房子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使用废旧报纸进行撕贴创作。

  2、通过撕、拼、贴等方法促进幼儿的想象力、 创造力及动手操作能力、组合造型的能力。

  3、通过活动使幼儿感受自然、朴实的美,体验 成功的喜悦。

  活动四:制作房子活动目标:

  1、使用盒子、瓶子等废旧材料制作观察到和想象中的房子。

  2、培养幼儿的动手制作的能力。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

  结束阶段目标:

  1、培养幼儿的语言讲述能力及交往能力。

  2、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一:房展活动目标:

  1、将幼儿的作品布置在展览区内,培养创新能力。

  2、通过欣赏交流,开阔思路丰富知识,体验成功的喜悦。

  (在展览的过程中幼儿非常的自豪,并不时的介绍自己的作品,当然也有幼儿在一旁不作声,注视着自己的作品,于是教师把本打算结束的课题延续下来,开展了一个大带小的活动,培养幼儿大胆的表述自己的设计想法。)活动二:我设计的房子活动目标:

  1、通过带领中班、小班的弟弟、妹妹参观以及与教师合作完成展览的活动,进一步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

  2、鼓励幼儿能大胆、自然地在陌生人面前表述,增加自信心。

  五、具体内容社会活动:参观老房子活动地点:长泾老街活动目标:

  1、通过参观老房子活动让幼儿知道家乡有了许多新的变化。

  2、巩固幼儿对家乡的认识,激发幼儿爱家乡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1、 预先安排好参观地点、参观线路。

  2、 教育幼儿行走时注意安全。

  活动过程:

  1、带领幼儿近距离参观老房子。

  2、通过多种方式观察老房子:用眼睛看里面的设施,用手摸摸老房子的建筑材料。用鼻子闻闻老房子散发出的气味等。

  3、请老人讲述自己住在老房子的体验。

  4、孩子间交流:听了老人的讲述后有什么感受,现在是住在怎样的房子里的。

  社会活动:参观阳光加州小区活动目标:

  1、知道小区内有医院、农贸市场、社区服务中心、超市、银行等配套设施,生活很方便。

  2、学习与人交往的方法,能有礼貌地提出自己的问题。

  活动准备:

  小区新貌的对比照片,确定参观路线。

  活动过程:

  一、参观前向幼儿介绍参观的地点,提出参观要求。

  (1)启发幼儿讲出幼儿园坐落在什么地方,引出小区名称。

  (2)提出参观地点,介绍参观要求:仔细观察、积极动脑,注意安全。

  二、组织幼儿参观小区:

  (1)沿途看单位的门牌以及门前的标记,知道它们的不同功能。

  提问:这是什么地方?人们在干什么?这里的人们是怎样为我们服务的地方。

  (2)参观社区服务中心,了解各部门的主要功能。

  三、参观后谈话:

  (1)观看小区新貌、旧颜的对比照片,发现小区的变化。

  (2)启发幼儿热爱自己生活的小区。

  活动反思:

  听说去参观小区,孩子们非常兴奋。一路上孩子们象一群欢快的小鸟,来到小区后,孩子们马上被加洲小区内漂亮的房子,美丽的景色吸引住了,叽叽喳喳讨论开了,有的孩子认为单元房子又高又神气;有的孩子认为别墅房子宽大洋气。

  通过参观活动,孩子们知道了每家人家都有门牌,门牌代表了这家人家在小区中的序号。孩子们还认识了小区内的许多其他设施,并了解了它们各自的用处。

  听老师讲了以前的小区是怎样的后,孩子们感觉到现在的小区越来越美、越来越大体会到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幸福了。

  谈话活动:房子的历史活动目标: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了解房子变化的过程活动形式:小组活动设计意图:

  教师引导幼儿猜想,能够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实质成为幼儿探索的依据教师没有告诉幼儿答案,而是让幼儿从书中找答案,体现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师幼互动:

  教师引导幼儿猜想房子的变化过程。

  教师:世界上最早出现的人住在哪里?

  徐鑫:森林里。

  封怡:山上挖个洞。

  徐鑫:地底下。

  陈星宇:太空里,天上吧!

  教师:你们觉得住在山洞里好不好?后来人们又住在什么地方?

  夏文杰:平房、我家就住在平房。

  夏昕露:住在宫殿里,皇上就住那里。

  袁梓卿:住在石头房子里,土房子里。

  教师:小朋友们,咱们班的图书区,有许多小朋友搜集的资料,电脑里有许多的图片,小朋友可以去找一找答案。

  孩子们在图书区忙了起来 ,有的边看边讲,有的边看边画,教师启发幼儿用条形纸记录下了房子的发展变化活动反思:

  在整个过程中,幼儿思维敏捷,教师利用猜想的办法使幼儿很快投入到交流讨论当中,孩子们能主动的寻找答案,学习效果非常的好,能用绘画的方式进行记录,对幼儿思维的整理起着很好的作用。

  数学活动:造房子活动目标:

  1、在玩造房子的游戏中,体验数序,尝试将房子从高到矮依次排列。

  2、愿意和同伴愉快交流,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幼儿收集各种造房子的材料、1一10的数字卡片及测量工具活动过程:

  1、引出活动"造高楼",鼓励幼儿运用各种收集的材料进行造房子。

  教师可在幼儿中任选一名幼儿作为"参照物"。

  规则:幼儿所造的房子要比"参照物"矮。

  2、教师还可引领幼儿共同对"房子"比较验证,让幼儿,说说自己使用的是哪一种材料,共同检验房子是否符合标准。

  3、给"高楼"排排队:幼儿将所有房子放在一起从高到矮进行排列。

  规则:房子必须是从高到矮排的。

  4、教师可根据幼儿的排序情况,适当增加难度。改变个别幼儿建造房子的高度,让幼儿重新进行排序(除了通过目测,还可以使用工具)5、给自己的房子装上门牌号码,规则:房子从高到矮进行排列、最小的门牌号码是给最矮的房子的、数字必须是连着的。

  谈话活动:楼房好还是平房好活动目标:

  1、通过这一活动培养幼儿的快速反应能力,以及语言辩驳能力。

  2、培养幼儿在集体面前的表现能力,能大胆的表述自己的意见。

  活动形式:集体活动准备:已有知识经验设计意图:

  教师的引入激起了幼儿表达的愿望,为幼儿辩论提出了明确的观点和要求,使幼儿表达有了明确的目的性。

  师幼互动:

  教师说:你们觉得楼房好还是平房好?说楼房好的坐左边,说平房好的坐在右边。

  现在辩论会开始,看看哪一组说的有道理?

  袁梓卿:我觉得楼房好,因为楼房里住的人多。

  高祺彬:我觉得平房好,平房有院子可以玩。

  张科:楼房好,楼房里有厕所很方便。

  周夏扬:我们家是平房,但也有厕所。

  夏昕露:楼房多好呀!楼房结实。

  李珏:结实怎么了,一地震我们都跑了,你们还得下楼。

  袁梓卿:现在楼房多结实,里边有钢筋,地震也不倒……老师说:楼房很结实,平房容易出门,都是各自的优点,谁还有不同的理由?

  郭鹏宇:平房里可以种花,可以放自行车。

  王思卓说:楼房暖和,我奶奶家住平房,就特别冷。

  老师:今天小朋友都说出了自己的观点,都表现的很出色。如果把你们说的用画画的方式记录下来,这样就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楼房和平房的好处。

  活动反思:

  在辩论过程中,许多幼儿不仅能清楚的表述自己的观点,并且还能倾听对方的发言,并对对方的观点提出质疑,进行反驳,表现出了敏捷的思维能力。

  在幼儿只针对一个问题争论不休的时候,教师及时的总结,开阔了幼儿的发言范围,以使幼儿更能充分地进行辩论。

  美工活动:我喜欢的房子活动目标:在活动中引导孩子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及材料表现房屋的特征,大胆进行创作活动。

  活动形式:小组活动活动准备:各种工具、废旧材料设计意图:

  教师引导幼儿说自己喜欢的房子,很有效的激发了幼儿的活动兴趣,帮助幼儿回忆了已有经验,为幼儿创作提供了依据。

  师幼互动:

  教师说:谁来说一说你喜欢什么样的房子?

  夏文杰:我喜欢森林小木屋。

  张陈说:我喜欢宫殿。

  徐鑫说:我喜欢动画片里的城堡房子。

  袁梓卿:我喜欢墙上有花纹的房子。

  老师:今天我们把喜欢的房子做出来好不好?谁来说说想用什么材料做?

  袁梓卿:我想用彩色纸画房子,给房子画上很多的花纹。

  高祺彬:我用水粉画(孩子们开始选择材料制作起来。)张科:老师,我这个纸盒子怎么粘也粘不住。

  老师:你想一想,除了粘用别的方法能不能连起来?

  他听到后到柜子里找了找拿出一根牙签,将纸盒穿了起来。

  周逸冰叠了一个房子,就坐在那里没事干了。

  教师:你折的房子是哪的房子呀?想想我们把它建在哪呀?

  周逸冰将房子贴在了纸上,并添了花背景。

  活动反思:

  活动过程中幼儿能大胆说出自己想用的材料,能在制作之前定操作计划,而且有一定的探讨、合作意识。当老师用启发性的语言将问题提供给孩子时,幼儿能尝试自己解决问题。

  建构活动:搭建快乐家园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培养幼儿有序地观察能力,能够抓住主要特征进行搭建的能力。

  2、培养幼儿合作游戏的能力。

  活动形式:小组活动活动准备:建筑区材料、户型图等设计意图:

  教师并没有对幼儿进行直接指导,而是启发幼儿与设计中心的幼儿进行交流,不仅发展了游戏情节,并且培养了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师幼互动:

  张怡婷、封怡等四名小朋友拿着"设计员"给的图纸开始讨论起来。

  张怡婷:你们看这是两座房子,搭第二层时有一个平台把他们连起来了。

  封怡:那得搭两个"地基",我和王泽平搭,你们俩搭那个吧。

  孩子们分为两组进行搭建。

  封怡:袁梓卿你怎么两边的窗户搭的不一样呀?

  袁梓卿:我不想"对称",我觉得不好看。

  封怡:那好吧!我搭的这边搭对称的。

  严若冰:钱老师,墙我们都搭完了,里边怎么搭呀?

  老师:设计中心没给你们设计"户型图"吗?可能是忘了,去问问吧?

  何旺到设计中心取回了"户型图"孩子们开始了内部建构。

  张怡婷:你们俩搭得太慢了,咱们比赛吧,看谁搭得快!

  袁梓卿:比就比,但不能搭歪了。孩子们开始忙了起来,步一会就搭起了三层楼。

  封怡:老师,该搭房顶了,可房顶是圆的,搭不出来呀?

  老师:想想别的区有没有合适的材料?

  封怡:美工区的小朋友:党思哲,你们美工区有半圆形的东西吗?

  范宸嘉找了一个方便面盒,帮他们解决了"房顶"的问题。

  活动反思:

  幼儿有了一定的合作分工意识,能够协商共同游戏。

  幼儿在合作当中,出现了意见分歧的地方,体现了不同的想法,但该幼儿能够很好的解决,既保留自己的意见,又允许其他意见的存在。

  大班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有了很强的竞赛意识,活动的目的性更强了,能够更快地完成"搭建任务"。

  早期阅读:白房子活动目标:

  1、会大胆讲述画面的主要内容,并正确地理解、运用相关的动词。

  2、会自主阅读图书内容,并通过小组阅读帮助自己掌握理解画面意思。

  3、初步认识汉字"绿房子、黄房子、蓝房子",培养幼儿对汉字的认读兴趣。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人手一本,铅笔各组一支。

  2、教学图片一套。

  3、 "绿房子"、"黄房子"、"蓝房子"汉字的卡片若干张,活动室墙上有三种颜色的房子。

  活动过程:

  1、激发兴趣。请幼儿将三个小动物分别送到三间房子里去。

  (出示三间房子)师:冬天来了小兔子、小猫、松鼠各自砌了一间漂亮的房子。(师指着房子让幼儿集体说"有绿房子、黄房子、蓝房子"),它们各自住的是哪一间呢?(请幼儿将它们送回家。)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2、自主阅读。

  师:有一天,小动物到森林里去找过冬的食物,回来时却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这个故事就藏在书本的第16页到第19页上。(教师指着幼儿用书)一会儿请小朋友自己安静地仔细地看看书。

  (出示符号①②③……)书的每一页上面都有这样带圆圈的数字符号,有的一页上只有一个符号,(出示大图书第一页)它表示这一页上只有一幅图,而有的一页却有两个符号,(出示大图书第二页)它表示这一页上就有两幅图。我们要按照1、2、3、4的顺序一幅一幅地看图。老师还要提两个要求:

  (1)看一看,想一想小动物们出去找食物,回来时会发生什么事情?最后他们找到自己的房子了吗?他们是怎样找到的?

  (2)看的时候,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在带圆圈的数字符号前用铅笔打一个勾作一个记号,等大家看完之后问问自己一组的小朋友。如果大家都看不懂也没关系,一会儿让小组长提出来,大家一起来讨论。

  (3)幼儿阅读,老师巡视,发现有问题让他们记录下来。

  针对记录情况与幼儿讨论:哪一幅图看不懂?哪组已经明白了来告诉他们。

  每组一位代表到集体面前讲述故事,师随之翻阅大图书。师生共同展开讨论,解决共同的困难。

  3、带领幼儿共同阅读。

  (1)冬天来了小兔子、小猫、松鼠各自砌了一间什么样的房子?(出示字卡"绿房子"、"黄房子"、"蓝房子")(2)有一天,小动物外出找食物,回来时发生了什么事?

  教师指向第17页上的小动物问:"它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情?可能发生了什么事情?"最后他们找到自己的房子了吗?他们是怎样找到的?

  (3)当它们找到了自己的房子时会说什么?谁来表演一下。

  (4)故事中的"绿房子"、"黄房子"、"蓝房子"在下雪以后都变成了怎样的房子了?今天我们讲的故事名字就叫白房子。

  (5)第二天,天气又有什么变化了呢?房子会变成什么样子的呢?

  4、尝试认读汉字。游戏"字宝宝回家去"。

  幼儿从篮子里任选一个字卡,仔细对照图片上的文字读一读,然后贴于额头,听到老师说:"字宝宝回家去"便快速站到相应的房子里去。教师逐一检查。

  5、再次阅读。

  师:"我们再来一边看书,一边把这个好听的故事讲一讲。"活动反思:

  活动一开始,我采用请幼儿将动物送回家并说出理由的方式为后面小动物找房子作了铺垫,因此有利于幼儿理解后面的故事内容。在分析、引导幼儿理解故事的情节和内容时,我能运用自身的肢体语言和丰富的表情来激发幼儿的情绪。但是,在活动的安排上我认为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如活动目标定位应作进一步调整,活动中让幼儿自主阅读后应让他们先讲看明白的地方,再说出看不懂的地方。

  音乐活动:小音符的房子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让幼儿认识五线谱,知道构成五线谱的元素线、间、小节线以及高音谱号的名称。

  2.让幼儿自由在五线谱上建构的乐谱,并能说出自己在五线谱的位置。

  3.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4.让幼儿体验互相帮助,共同合作的乐趣,培养幼儿充分的自信心和成功感。

  活动准备:

  1.音符头饰。2.五线谱图示。

  3.制作五线谱的毛线,将若干小节线、高音谱号放在教室周围。

  活动过程:

  1.合作游戏:与幼儿一起建构小音符的房子。

  音符妈妈:我想给音符宝宝建一座房子,你们说起什么样的呀?需要什么材料呀?

  幼儿讨论后出示五线谱图示,征得幼儿同意后,对照图示开始与大音符宝宝一起拉线建构,要求幼儿合作完成。

  音符妈妈:让我们对照设计图,看看还缺少什么材料。请小音符宝宝去找来。

  2.认识"五线谱"。

  音符妈妈:房子起好了,我们来给它安个名字吧,叫"五线谱"。五线谱上有一间一间的房间,这是五线谱的第一线,这是第一间……还有房子的大门"高音谱号"。我们知道了这些知识以后,住到里面就不会乱了。

  3.游戏:住房子。

  幼儿听教师的指令分别站到五线谱的相应位置,巩固对线与间的认识。

  音符妈妈:音符宝宝一定很想住新房子吧,为了不拥挤,一个大宝宝带一个小宝宝住一个房间。

  音符妈妈:大宝宝站第三线,小宝宝站第一间。

  音符妈妈:请宝宝自由选择,并说出你站的位置。

  音符妈妈:小音符的房子真有趣,到下次,我们还可以邀请不同的朋友来做客,小音符回去想一想,可以邀请谁?

  活动反思:

  此活动教师设计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将抽象的乐理知识设计成为幼儿易懂的,而且贴近幼儿生活的感性活动。由于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师在活动开始时以游戏来吸引幼儿,调动他们的情绪,教师教态亲切,称呼幼儿为"宝宝",与幼儿有情感交流,使得活动顺利的过度到第二环节。

  第二环节是活动的难点,是知识的学习,让幼儿正确认识"五线谱",教师在活动中掌握了幼儿的学习特点,结合蒙台梭利的教育理论,采用三步教学法。可是幼儿在这一环节里注意力有所分散,教师的语言应该紧凑,更好得转移幼儿的注意到五线谱上来。

  第三环节是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对五线谱的认识,是整个活动的高潮,也是培养幼儿大带小的合作品质,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教育手段的结合,利用音乐的效果,采用游戏的形式,更好的体现教师是幼儿的合作者,引导者,支持者的教育理念绘画:神奇的房子活动目标:

  1.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大胆地选用线条、形状、颜色、创造性地表现想象中的神奇的房子。

  2.初步学习合理安排画面,丰富画面内容。

  3.体验创造性绘画活动的快乐,培养幼儿对绘画的兴趣。

  活动准备:

  水彩笔、油画棒、画纸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以谈话活动导入课题,拓展幼儿思路:

  教师:小朋友,你们见过各种各样的房子,请你们说一说,见过的房子是什么样的?我们还在图片上见过什么样的房子?

  二、出示范画,并引导幼儿分析:

  ⒈教师:你们看这里有我画的神奇的房子,看看它有什么不同?

  引导幼儿描述房子,并从形状、功能、色彩等方面说出其特点。

  ⒉幼儿讨论、回答。

  三、教师示范、讲解绘画步骤:

  教师:这房子是怎么画的呢?

  幼儿讨论回答,教师引导幼儿说说绘画步骤。

  四、组织幼儿讨论,提出绘画要求:

  ⒈提问:你想建一座什么样的神奇的房子?它有什么特别的本领?

  幼儿自由讨论后回答,鼓励幼儿大胆地想象。

  ⒉教师:现在请把自己想的房子神奇的房子画下来,怎么想的就怎么画,房子尽量画的大一些,可以在房子旁边添画一些其它的东西。

  五、幼儿绘画,教师指导:

  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启发幼儿大胆想象,大胆作画,帮助能力较弱的幼儿,纠正错误的绘画姿势。

  六、评价活动:

  选取二、三幅构思较好的幼儿作品,请幼儿说说自己的构思,给予表扬和鼓励,也可请全班幼儿互相介绍自己的神奇的房子。

  早期阅读:小鸟的家一、活动目标:

  1、学会阅读画面、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学习正确运用动词:搭、编、栽。

  2、观察画面人物的动作想象故事内容,并根据前面的语言结构,主动地讲述后面的内容。

  3、知道鸟是人类的朋友,树立爱鸟护鸟的意识。

  二、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人手一册三、活动过程:

  1、音乐活动《家》引出主题。

  师生随着音乐,共同歌唱《家》,并阅读幼儿仿编歌曲。

  (1)除了歌曲《家》里的东西?你们还知道哪些家和家里的事物?教师和幼儿一起唱一唱仿编的歌曲。

  (2)、小朋友,你知道小鸟的家在哪里吗?你知道小鸟喜欢住在哪里吗?下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故事《小鸟的家》

  2、幼儿自己阅读故事《小鸟的家》

  (1)带领幼儿打开幼儿用书,先让幼儿自己阅读故事,说说:画面上有谁?

  (2)它们在对小鸟说什么?小鸟怎样回答?让幼儿初步了解故事内容。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说说故事内容。

  3、教师引导幼儿阅读故事《小鸟的家》,初步了解画面的主要内容。

  4、阅读幼儿用书,围绕重点阅读,了解故事内容。

  (1)小兔、小狗和小猪喜欢小鸟吗?它们为小鸟做了些什么?

  (2)为什么小鸟不住漂亮的积木房子和精巧的鸟笼呢?

  (3)小鸟喜欢住谁的家?

  (4)后来,小兔、小狗和小猪是怎样做的?

  (5)启发幼儿结合自己的经验,想一想:我们小朋友应该怎样做?知道要多种树,给小鸟提供更多的家。

  活动反思:

  今天的语言活动效果比预期的好。首先表现在孩子们对认读很感兴趣,能又快有准确认读小鸟、小狗、小兔、小猪的汉字;对故事中重复的词语"不住,不住"和"谢谢,谢谢"也能较快认读。其次孩子们对小鸟喜欢住怎样的房子很清楚,这也是平时爱护鸟的教育给孩子的经验,在让孩子们给小鸟准备房子时体现更明显,所有的孩子都画了许多树。

  活动中孩子的思维敏捷,反应快,语言表达能力强,不仅自己动脑动嘴,还能与同伴商量,能仔细听老师的提问并进行合理的回答。活动气氛宽松、和谐。

  手工活动:美丽的房子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不同形状的楼房,感知房子有高有低;有尖有圆等不同的形状。

  2、让孩子学习如何观察事物顺序的方法。

  3、激发幼儿对拼贴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发展幼儿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活动准备:

  不同形状、大小和颜色的各种图形的蜡光纸若干。胶水、白纸人手一份。各种不同楼房的课件。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小熊:今天森林里的小熊来到我们的城市,它没有家不知道位在哪?老师帮它找到了几幢房子,你们帮它一起来选择,好吗?让幼儿观察楼房,并告诉小熊房子是怎样的?

  教师出示图一:你们看,这是什么?你觉得它是什么样的?

  (让幼儿自由讨论)。 教师引导幼儿由上下、左右、前后等方位去观察楼房的形状。最后小结:这些房子是一排排的;矮矮的;房顶都是三角形的等特征。

  教师出示图二:你们看,这是什么?你觉得它是什么样的?

  (让幼儿自由讨论)。教师引导幼儿由上下、左右、前后等方位去观察楼房的形状。最后小结:这些房子前后、左右的高矮不同,房顶的形状也不一样。这是高楼大厦。

  教师出示图三:你们看,这是什么?你觉得它是什么样的?

  (让幼儿自由讨论)。教师引导幼儿由上下、左右、前后等方位去观察楼房的形状。最后小结:这是独立的教师出示图四:你们看,这是什么?你觉得它是什么样的?

  (让幼儿自由讨论)。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它的房顶与第一层与其它的房子有何不同。

  教师出示图五:你们看,这是什么?你觉得它是什么样的?

  (让幼儿自由讨论)。引导幼儿观察特别的建筑与房子的区别,说出自己心中认为最漂亮的房子是怎样的?

  2、教师出示不同大小、形状、颜色的图形提问:谁能用这些图形拼出你认为最漂亮的房子。鼓励幼儿大胆开展想象。

  教师请幼儿上来拼贴,并说说自己拼了一间什么房子。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巡视时及时表扬有进步和有创意的幼儿,并激发其他幼儿的积极性。

  4、展示幼儿作品,教师进行综合评价。

  让幼儿把作品贴在后面的墙上,展示幼儿的作品并邀请家长一起来欣赏,相互交流。

  体育活动:小动物搬家活动目标:

  1、能够平稳地走完平衡木,接着跑向指定的地点完成任务。

  2、通过游戏法、逐步累加法,进一步练习走、跑的协调性。

  3、在活动中与同伴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活动准备:

  小椅子人手一张,积木、沙袋、空矿泉水瓶人手各一。

  六块绿色的、六块蓝色的泡沫垫。

  活动过程:

  1、活动准备--动物模仿操(1)幼儿在教师面前散点站立。

  (2)动物模仿操2、游戏活动--小动物搬家(1)教师设置游戏情景。

  (2)布置场地。

  (3)交代要求。

  (4)幼儿练习。

  (5)教师设置新的情景。

  (6)幼儿拿沙袋再次练习。

  (7)教师再次设置新的情境。

  (8)幼儿拿空矿泉水再次练习。

  3、放松活动:游戏"刷牙游戏"提醒幼儿从左右两边分别跑回。

  语言活动:分房子活动目标:

  1、学习故事,了解情节,明确动物分房子的要求,通过给动物分房。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及思维力。

  2、通过学习,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木偶表演、幻灯片、人手一套分房图片、固体胶、一幼儿表演虎王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由虎王入场,激发幼儿兴趣。

  师:哟,谁到我们班上来了,是虎王,虎王,你到我们班上来有什么事吗?

  虎王:嗨,我近来碰到一个难题,我们大森林里造了二栋楼房,一栋是红颜色的三层楼,一栋是黄颜色的三层楼,有六个动物参加分房,可是在分房的时候,它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要求,弄得我没有主意,只好请你们小朋友来帮忙,想请你们帮我想出一个合理的分师:小朋友都愿意帮虎王想办法,现在我们一起看看有哪六个动物参加分房,它们向虎王提出了哪些要求。

  二、引导幼儿观看木偶表演《分房子》。

  看完后提问:有哪六个动物参加分房的?(个别回答)师:它们向虎王提出了许多要求,老师听清楚了,讲给你们听听,看我讲得对不对,不对的地方请小朋友帮助我,好吗?

  三、老师边操作幻灯,边讲述动物提的要求,加深对主要内容的印象。

  四、边提问边操作幻灯,进一步帮助幼儿明确动物提出的分房要求。

  提问:

  1、首先是谁提出的要求?老鼠提了什么要求?

  从老鼠年轻、灵活,上下楼梯很方便这句放你认为老鼠适合住几楼?

  从老鼠提的另一个要求不愿和猫住在一起,猫听了怎样骂老鼠的?猫和老鼠都不愿住在一起,现在老鼠住在红颜色的房子里了,那猫应该住在什么颜色的房子里?

  2、老鼠和猫提完后,是谁提的要求?大象提了什么要求?从大象很重会把楼房压垮房办法。小朋友,你们愿意帮我想办法吗?

  的这句话中,你认为大象住几楼合适?但是大象也不愿意和老鼠住在一起,你们想想大象住什么样的房子合适呢?(集体扮演大象,学大象的语言)学说句子。

  3、公鸡提了什么要求?

  如果公鸡住在红房子里,那狐狸应该住在什么样的房子里呢?

  4、最后一个是谁提出的要求?乌龟提了什么要求?

  从乌龟说的话里你认为乌龟住在几楼比较合适?

  五、发挥幼儿的主动性,让幼儿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回想动物提的要求,使幼儿形成完整的印象。

  六、幼儿动手分房子,向虎王汇报分房结果。

  1、提供操作材料,幼儿动手分房2、互相交流分房结果3、讲评分房结果4、向虎王汇报分房结果,鼓励幼儿提出各种合理的分房方案七、结束:小朋友帮虎王想出了合理的分房办法,虎五高兴得和幼儿一起跳舞,然后虎王去森林给动物们分房子。幼儿送虎王出活动室。

  六、个案记录我知道的房子孩子们对房子感兴趣后,我们组织他们讲讲自己看见过的房子。参观大街上的房子,并发动孩子和家长共同收集有关房子的资料、图片。几天后,孩子们陆续带来了各自的资料。严若冰、袁梓卿带来了精美的建筑物风景挂历,封怡带来了妈妈在天目湖拍的各式房子照片,陈星宇带来了从网上下载的房子图片……我们把孩子们带来的图片、照片和我们收集的资料布置在活动室内,设置了"美丽的房子,我们的家园"这一栏目。许多孩子都喜欢到这儿介绍、交流。下面是孩子们的一些谈话:高祺彬:这座房子是外国的,屋顶圆圆的、红红的,像个大火球``````邱嘉诚:我爸爸说这是故宫,皇帝住的,里面很大很大``````封怡:这些房子都是我妈妈拍的,这是儿童乐园,这是小草房,这是个水上亭子`````袁梓卿:这座房子是教堂,外国的!带来资料的孩子,都会非常自豪的给同伴介绍,互相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不仅仅是增长了知识,许多的能力,如主动交往能力、语言表述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我想发明的房子有一次,高祺彬问了一个问题:"老师,为什么人要住在房子里?""你说呢?""住了房子就不会冷,也下不到雨了。""对呀,房子可以避雨,可以给人暖和,房子得用途很大很大""老师,我在电视里看到有一间房子很神奇,它能在海里飘,还能在天上飞!"盛海奇讲起了神奇的房子。夏昕露、仲雨琳围了上来,我说:"你们看到过神奇的房子吗?想一想你会发明什么房子?"孩子们争着说自己的想法,我们记录了一些。桂强:我想住在漂亮的房子里,屋顶上、周围都是各种好吃的水果,苹果、樱桃、橘子……范宸嘉:我想发明一种房子,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我住在里面,还有开关,一按,房子会长出刺,坏人不敢进来;一按,房子会飞到天上,像飞机一样;一按,房子会沉到水里,像潜水艇一样。夏宇波:我想发明汽车房子,可以乘着我玩。周逸冰:我要在房子上装一个大炮,可以开火``````我们让孩子们画画想发明的房子,他们画得可投入了!一边画一边说,沉浸在自己创造的神奇房子里。老师无意间的问题会引发孩子们无穷的想象,他们的激情,他们的创造真不可估计。

  我造的房子孩子参观房子后,提议要自己造房子,于是,我就提供了大型积木,大小不同的盒子,塑料花,树等展现孩子要造的房子,为了使活动开展的更好,我还提出了几个问题:"房子造在那里?周围有什么?经过讨论,孩子自己选择伙伴,分成几组有条不紊地展开了。

  一组孩子用各种盒子在造房子,只见张科不断的用盒子向上堆高,堆了四层,满意的说,我的房子造好了,"蔡辰渝主动地对张科说:"我们将房子连起来吧。"说完就在两幢房子之间用小积木开始造路了。而高祺彬拿起了最大的饼干盒,将开口的一面朝自己说:这是大门,可以从里面进去,一下子可以进许多人呢?说着又将另一只饼干盒轻轻地往上放,当他想放第三只时,可怎么也够不着自言自语的说:"哎呀呀,这可怎么办呢?"他又将盒子轻轻的放下去,这时我没有急于去帮助他,而是在旁边观察着,只见他将椅子搬到大房子前,自己站上去喊到:"周逸冰,请帮我拿那个大饼干盒。"周逸冰走过去,拿起大饼干盒递给他,高祺彬高兴地说:"瞧!这是我造的房子,比我的人还高,这里有门,里面还有遥控器呢,一按遥控器房子会带你去想去的地方呢?

  另一组的孩子在用积木造房子,在造房子时,他们会去看看小朋友带来的房子的照片,然后会很投入到造房子的活动中,只见有的在找积木,有的在摆放着,如何使房子站稳,有的四周围种起了树,种起了花,终于,许多的房子包围在绿树和花海中,孩子们自豪的说:"这是我们全班小朋友住的新房子,我们在新房子下面装了轮子,变成了'飞房子'这幢是我和赵玮、于江利、金语欣住的,旁边是高祺彬、周逸冰、袁梓卿的房子,我们到他们家只要爬上这滑滑梯就行了,一滑就到了。"每天,孩子们会围着房子谈论着,并不断的完善着造的房子,还拉着爸爸妈妈去参观呢,整个活动为孩子解决问题、互相合作提供了有利的机会。

  我装饰的房子盒子房子造好以后,孩子觉得还不漂亮,提议要将这房子装饰的票漂亮亮,为了满足他们,我们为孩子提供了各色大张的蜡光纸、即时贴、皱纹纸、颜料、大小不同的笔等许多的材料,让孩子根据自己的需求来装饰。

  在装饰的过程中,不时听到孩子们这样的话语:"我来剪窗花装饰门,你来装饰房间""我用皱纹纸做门帘,你帮我拿一下""你的红颜色到这边来刷。""好的,我来刷红门。""这门上贴了太多,不好看,贴到别的地方去。""好吧,我找找。"司雨馨这一组在为刷墙的是讨论起来:司雨馨先提议说:"这墙全都刷成黄色不怎么好看?"周夏扬应和着说:"是啊!不怎么好看。""咱们可以刷成五颜六色,还可以用笔画一些小动物上去,照片上的房子不是也有小动物。"李珏想出了办法,于是在她的提议下,孩子用各种颜色的笔挥洒着,无意间又成了一幅动人的画,孩子自豪的笑着不断的体验着色彩带来的美,不断的满足着,不断的震撼着,孩子一直这么情绪高昂地装饰着,使房子更加的漂亮,相互欣赏着,相互评价着……七、主题反思"房子的故事"是我班根据幼儿兴趣生成的一个主题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了解社区的生活设施,感受社区生活的便利、社区环境的整洁和美丽,萌发热爱社区的情感,提高美的感受力。

  这一大班关于房子的生成主题活动,借鉴了瑞吉欧教育方案让幼儿自发生成的活动和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 活动相结合。教师通过观察、询问幼儿的兴趣所在,使社会对儿童的要求与儿童的需要、兴趣相结合。

  主题是由幼儿或幼儿和教师共同建构而提出来的,不是教师强加的,属于幼儿对生活中某一现象或事物的关注,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有利于调动幼儿探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很尊重儿童自发生成的活动,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幼儿生成活动,而且给予极大的鼓励,并为此创造一定的条件,能在很大程度顺应儿童的发展满足儿童的需要,让幼儿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我表现、自我满足,有利于自我发展,使儿童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得以发挥。在这次活动的展开过程中,幼儿主动参与、自发生成,所以将需要教师具有广博的知识和良好的教育机智、正确的教育理念。

  主题活动分为三阶段:开始阶段(收集、准备、讨论阶段)、发展阶段(创造、建构阶段)、结束阶段(组织、展示阶段)从这三个阶段可以清楚的看到幼儿自主式学习的成长痕迹。第一阶段让幼儿运用多种方式、途径寻找可以利用的材料、资源,通过谈话、讨论等活动唤起幼儿的经验,为活动的顺利进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让幼儿从中得到信息。懂得不少知识,同时又提高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阶段让幼儿通过已有的经验知识进行大胆的创作,通过欣赏、绘画、手工等活动,帮助幼儿将已有的表象进行再造,使幼儿的动手操作活动、交往能力得到提高。第三阶段运用展览的形式让幼儿的作品展现在众人面前,教师、幼儿共同布置场所,请家长、教师、幼儿参观他们充满想象力的作品,可以帮助幼儿回顾自己做了些什么、知道了些什么,体验成功的快乐,并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充分体验了自主学习的乐趣。这三个阶段一环扣一环,渐渐深入,教师捕捉住教育的时机,使生成与预设达成一致,提高了幼儿全面的发展。

  首先,活动主题的选择应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在这个活动中,我们注重了环境的创设和材料的提供,并给予了孩子们充足的想象空间和时间。幼儿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就难免会提出与房子相关的一些问题,如:"房子建造时为什么要在地上挖一个很深的坑?";"房子是用哪些材料建造的?"房子的建造过程为什么需要拉线?"……等等。在与幼儿共同讨论中他们又萌生了探索社区中各式各样房子的新主题,以及探索社区的各种生活设施的兴趣和意向。就这样一步一步生成我们这一活动的主题"房子的故事"主题网络就这样逐渐丰富和完善起来。在这个主题中,每一次的探索活动都是幼儿所兴趣的。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于兴趣,使幼儿在活动中都十分的投入,积极地参与探索,可以说每个幼儿在活动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其次,开展主题活动时应以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及时调整内容。教师在主题进行中一定要以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作为依据来确定活动的具体内容,边实施边及时调整。例如:在探索房子的结构教师本来预设了:"特殊的房子"这一活动内容,但在活动中幼儿可能受生活经验少的限制,对这一内容不感兴趣,于是我立即取消了这一内容,更多地从幼儿的兴趣和爱好出发,将活动改成了幼儿所兴趣的"盖房子"这一活动,使幼儿真正成为活动的参与者。

  其三,充分利用家长这一社区资源,调动家长参与的积极性。在"房子的故事"主题开展过程中,我们得到家长们的大力支持,发挥家长的教育资源,取得较好的效果,如:发动家长帮助我们收集有关的资料,与幼儿共同制作各式立体的房子;帮助收集废旧材料(空的盒子、饮料罐等);利用上学、放学的机会,向幼儿介绍路上的一些社区设施,及时的向幼儿传授一些知识,解答幼儿的疑问,这种一对一的亲子交流对幼儿来说非常有益,幼儿会感到父母对自己的关注,弥补了教师不能全面顾及的缺陷。家长真正成为了我班工作的坚强后盾,使我们开展主题以来做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这个主题开展的过程中,我们与幼儿是在活动中不断实践、参访、观察、思考和互动的交流中完成的,是我们与幼儿共同探索研究、共同成长、共同学习的过程。

  在活动中,当幼儿遇到的各种问题,都不是教师直接告诉幼儿,而是在幼儿的整个操作过程中通过自己的参观、访问、记录、调查及与同伴的互动中获取的;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幼儿的分工合作的能力也得到了充分体现,这种能力的获得对幼儿以后的生活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现在的教育活动中教师要多创造这样的机会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为幼儿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

  在主题开展过程中,我们对幼儿的活动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记录,以尊重、好奇的态度去观察并记录他们。结果认识到不能自以为是地认为我们知道孩子应该学什么,也不要以为每一个孩子都用同一种方法来学习才是民主,更不要认为一个事先知道要做什么及如何做的老师才是好老师。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教育是没有固定模式的,只有根据孩子实际情况不断地反思课程的实施,才能使教育取得更好的效果。

  这些都是孩子们和爸爸妈妈一起完成的,不错吧!

【幼儿园大班生成主题:房子的故事】相关文章:

• 幼儿园中班主题:我的动物客人

• 大班主题:标志小家族

• 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其他行星上有人吗?下载

• 《动物世界》主题小结

• 幼儿园大班春天主题教案:我爱春天

• 幼儿园大班春天主题之三:放风筝

• 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谁的本领大(第二版)

• 大班主题探究活动 有趣的袋子服装

•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我爱动物--制作翅膀

• 主题:万能的手

• 幼儿园中班主题:好吃的食物

• 大班主题活动——超市

THE END

相关资讯

中班美术:漂亮的房子
我的家(中班美工)
蔬菜印画(中班美术)
中班艺术教学活动:花轮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