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大学师范学院(以下简称“三峡大学师范学院”)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宜昌)和原湖北三峡大学于2000年5月25日合并而成。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宜昌)的前身是葛洲坝水电工程学院,成立于1978年。它先后隶属于水资源和电力部、能源部、电力工业部和国家电力公司。1996年,与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合并,形成新的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成为“211工程”建设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原湖北三峡学院由原宜昌师范学院、宜昌医学院和宜昌职业大学于1996年合并而成。
三峡大学师范学院有专职教师1596名,其中教授301名,副教授705名,博士学位教师814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估组(水利工程组)有一名成员。博士生导师133人,硕士生导师1180人。有权审查所有学科的教授资格。
湖北省“百人计划”获批准5人,“楚天学者计划”获批准50门学科,“楚天学者计划”获批准100多名候选人,包括杰出教授、讲座教授和楚天学生。有20多名国家人才工程候选人和专家。有60多名省部级人才项目候选人和专家。这所学校雇用了200多名专家,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蒙代尔和21名院士作为兼职教授。该校是“湖北省十大人才工作大学”。
学校占地3000多亩,总建筑面积140万平方米。有19个不同类型的教学实验(实践培训)中心;共有2个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中心、8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1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教学科研设备4万套(件)以上,总价值5.56亿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290多万册,中外电子期刊近2万种,中外电子图书150多万册,中外数据库50多个,各类数字资源60TB。
学校占地3000多亩,总建筑面积140万平方米。有19个不同类型的教学实验(实践培训)中心;共有2个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中心、8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1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教学科研设备4万套(件)以上,总价值5.56亿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290多万册,中外电子期刊近2万种,中外电子图书150多万册,中外数据库50多个,各类数字资源60TB。
校内外有160多个实践教学基地和生产、学习、研究合作基地,包括一个校外大学生国家实践教育基地和两个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有3个省级示范实训基地和3个省级实训基地。2011年被命名为“高等教育信息技术先进单位”,2012年成为全国66所本科院校首批试点单位之一。2014年,获“中国教育科研计算机网络建设20年杰出贡献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