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简介
一百年的春秋,代代相传。叶圣陶、郭少玉、董作斌、林兰英、郑作新、黄维元、唐中章、唐崇娣、姚建年等国内外著名大师曾在学校任教。经过一代又一代的另一代的师范大学的创新,挑战学校出“宽行本笃、诚实”的校训精神,孕育了“老师,勤奋、求实、创新”优良校风,促进学校的持续发展,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文明校园”等一大批高级荣誉称号。紫兰书灰,桃李芬芳。建校以来,为社会输送各类人才50多万人,为国家和福建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福建师范大学的发展历程
1951年4月,福州大学与福建联合大学(1915-1951)、华南女子文理学院(1908-1951)合并。
1952年6月,福州大学合并为福建师范大学(1941-1952)、福建省立研究院(1939-1951)和民办福建大学(1911-1951)。
1953年9月,福州大学更名为福建师范大学。
1969年,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1972年5月,学校重新开放,更名为福建师范大学,至今仍在使用。
福建师范大学的规模和面积
在岐山和苍山有两个校区,占地面积约4000亩。学校地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毗邻台湾、香港、澳门,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校园网络设备完善,应用广泛,实现了校园无线网络的全覆盖。拥有一批高水平的体育场馆,体育设施齐全,能更好地满足各类赛事、训练和健身的需要。与福清附中、附中、附小等多所附中相比,附中是福建省获得国际奥林匹克学科竞赛奖项最多的学校。
福建师范大学学校荣誉
学校拥有省级重点学科(课程与教学理论)1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1个(福建省基础教育与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学术期刊《中外教育》。在过去的五年里,我们获得了近120个不同层次的科研项目。出版图书、教材近100部;发表教育研究论文200余篇。获得各级各类奖项20余项;近年来,开展了国内外学术交流350余次,派出学者300余人。
福建师范大学硬件设备
学校拥有“广播电视媒体实验室”、省级重点数字媒体技术教学实验示范中心、省级重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媒体文化研究中心)。学院配合福建省广播影视的发展研究中心建立广播、电影和电视产业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并建立教学实践基地合作新华社福建分公司、福建人民渠道网络,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和其他媒体。设有福建师范大学网络文化研究中心、福建师范大学文化产业研究发展中心、影视艺术研究所、台湾媒体舆情研究所等多家附属研究机构,隶属于福建传播学会。
福建师范大学奖励政策
学校设立了师范学院奖学金,专门制定了优秀新生奖励办法,鼓励优秀考生填写我校志愿者。进入国家人才培养基地和普通专业的学生将享受奖学金。承认在那些包含师范学校重大新闻类招生的学生,不享受奖学金第一次进入学校后,后整理具体的专业,读师范学校的学生,开始享受师范学校的专业奖学金,同时按规定填师范学校的奖学金主要在选择专业。
福建师范大学收费标准
学校普通本科各专业学费按照福建省物价局相关批准文件核定。具体收费标准如下:一般文史、科技、体育专业收费标准为5040元/年,重点学科专业收费标准为5460元/年;普通艺术专业收费标准为8640元/年,重点学科收费标准为9360元/年。软件工程及数字媒体技术收费标准为10500元/年;闽台合作文学、历史、科学类专业学费标准为每人每年1.5万元,艺术类专业学费标准为每人每年1.8万元。中日合作教育专业收费标准为2万元/学生•年。
福建师范大学学生评价
因为出差的原因,所以一旦经过福建师范大学,首先,从外面看,整个大学或面积很大,整个学校环境很美,学校的管理是很严格的,因为它是一个文科大学,女孩是在这所学校,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也很高兴。环境很安静,宿舍也很好。许多学术老师都很好,有些甚至比厦门大学还要好。文学、艺术、体育、地理和经济在中国都是一流的。校园环境真的很好,在岐山校区的研究生院里,山清水秀,云雾缭绕,仿佛生活在仙境里,现在想想也是人生难得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