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师范资讯网

幼师信息网

招生报名咨询

学校报名咨询热线电话 咨询热线 15617622773
首页 > 资讯分享

【公告】四川教育厅拟:报名时间不得早于当年5月下旬,民办拿30%摇号!

作者: 2020-10-08 浏览:

关键内容请直接看二楼!

本文来源:四川省教育厅

链接:http://www.scedu.net/p/9/? StId=ST _ app _ news _ I _ x 636588901097131138

为贯彻《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规范管理面向基础教育领域开展的竞赛挂牌命名表彰等活动的公告》(教育基金会发〔2018〕4号),减轻中小学生课外和家庭负担,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我部起草了《关于清理规范中小学竞赛活动的通知(征求意见稿)》,现公开征求意见。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通过以下方式之一提供反馈:

1.电子邮件:sc86113095@168.com;

2.传真:028-86110117;

3.邮寄地址:成都市青羊区陕西街26号教育部基础教育司(邮编:610041)。

反馈截止日期为2018年4月13日。

附件:《关于清理规范中小学竞赛活动的通知(征求意见稿)》

2018年4月9日

关于清理规范中小学竞赛活动的通知

(征求意见稿)

市(州)教育行政部门、宣传部、公安局、民政局、文化局、工商局、高等院校: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贯彻《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规范管理面向基础教育领域开展的竞赛挂牌命名表彰等活动的公告》(教育基金会办〔2018〕4号),进一步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和家庭负担,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经省政府同意,现就清理规范中小学校竞赛活动做如下工作:

第一,提高认识,明确思路

近年来,国家和省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一些地方和单位仍然存在教育政策执行不力、教育依法行政、遵守教育法、办学方向不正确、办学行为不规范、学生和家长合法权益受损等问题,制约了基础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其中,涉及中小学生的各类竞赛呈现过度现象,部分学校将竞赛成绩与学生招生挂钩,成为当前社会和教育领域的突出热点问题。

各种非法竞赛干扰正常的教育秩序,影响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影响民众的受教育感,这不仅是教育问题,也是民生问题、社会问题。各地区、各学校要充分认识清理整顿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实施法治、促进教育公平、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角度,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坚持突出重点、结合畅通、全面落实政策、上下衔接、标本兼治的总体思路;重点清理整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非法竞赛活动;重点抓好初中和初中招生的关键环节,坚决禁止竞赛成绩与学校招生挂钩。省市县上下联动,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全面执法,努力构建推进素质教育的长效机制。

二是落实政策,严格要求

(a)严格的竞争要求。

1.无单位(包括培训机构、媒体、社会团体、课外活动场所等。)或者个人可以举办、承办或者共同举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外语等任何形式的学科竞赛;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其所属单位(含所属单位内部机构)、职工、学校和教师不得宣传和参与组织、动员和要求学生参加上述活动。

2 .各市(州)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审批c

3.对现有的涉及中小学生的竞赛活动,按照管理权限进行重新审批,并将活动的组织时间、内容、范围、组织方式和监督方式在审批部门的官网上公布。未经重新批准,不得组织任何活动。

4.经批准的中小学生竞赛活动,不得以任何信息、商品和培训服务“以赛促赛”或“以赛销赛”;参赛学校和学生不得收取任何形式的活动费、报名费、材料费或其他各种名义的费用。

5.涉及中小学生的大型群众性活动的承办者应当按规定向公安机关提出申请,经许可后方可举办,并制定安全应急预案。未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各级各类学校(含高等院校、幼儿园)、培训机构和课外活动场所不得为中小学生提供各类竞赛的场地、宣传渠道、考前培训和考试服务。

(二)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入学考试行为。

6.严格执行义务教育不入学考试。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所有公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不得采用笔试或者任何变相的知识考试方式选拔学生;不允许通过举办相关培训课程或与其他教育机构合作等方式提前选拔培养学生;不得以培训机构的各类竞赛、考试合格证书、荣誉证书、学习成绩或考(学)试成绩作为招生、转学、转学的依据或参考;不得登记或收集适龄儿童学业竞赛或成绩证明材料(包括复印件),不得举报适龄儿童学业竞赛或成绩证明情况;不允许在起始年级保留一个学位,在中高年级通过加班转学等方式从其他学校选拔学生。

7.严格的考试命题要求。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中考命题的审查,初中阶段考试和义务教育阶段所有文化课的考试、考查和检测内容不得超过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命题应当避免偏题、怪题和竞赛题。

8.严格控制中考加分。该省已完全取消了2017年秋季入学的初一学生体育、艺术、科技、竞赛和过程评价中考加分。各地将同时取消地方规定的各类加分。省级示范普通高中招生时,各类竞赛成绩不得作为录取依据。

9.规范中小学招生时间程序。市(州)教育行政部门应当明确规定当地中小学的招生时间,义务教育学校的招生时间不得早于当年5月底。民办学校应当按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安排,与公办学校同时招生。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应当制定面试录取时间、程序、录取方式和规则、安全应急预案(包括交通和安全)并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备案。面试时间、程序、录取方式、录取结果等。应通过网站发布及时向公众公布。严禁任何学校以任何名义、任何形式组织报名、提前安排招生。严禁学生在未完成小学毕业考试和初中水平考试前组织入学考试和招收新生。严格禁止未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入学

建立由省委宣传部、教育厅、公安厅、民政厅、文化厅、省工商局等相关单位组成的省级清理整顿非法竞争活动联席会议制度。教育部门根据工作需要负责召集和组织,实施联合清查和联合执法问责,协调清理整顿工作。各地应参照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

(二)明确部门职责。

教育行政部门应当推进招生制度改革,依法查处组织或者参加非法竞赛的公办和民办学校及教职工。宣传部门要加强正面宣传,组织媒体解读和引导舆论政策,加强对媒体参与竞赛活动的监管,加强对各类非法竞赛活动的舆论监督和曝光,查处自媒体和微信官方账号非法利用互联网举办资格认定和测试活动。公安部门应依法禁止未经许可的大型活动。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强对涉及教育的民办机构的年度报告指导和信用监管,按照职责查处虚假宣传、不正当竞争等违法行为。民政、文化等部门要加强对下属单位和附属民办机构的管理和检查,清理和规范各类竞赛活动。

(3)完善问责机制。

按照“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对违反规定的地区、组织和个人要根据情况进行处罚。

对教育行政部门违规的,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年度目标考核相关项目中给予警告、通报批评、取消初评资格、撤销荣誉、实行“一票否决”等处罚,并限期整改。学校违规的,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警告、通报批评、取消评优先评资格、撤销荣誉并限期整改,三年内不得申报评审省级普通高中和省级以上文明校园,不得依法命名省级示范学校。民办学校(含培训机构)违反规定的,由审批机关责令限期整改,减少招生计划,并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招生,不予年审,吊销办学许可证或者营业执照。对社会团体的违法行为,由登记机关依法查处。违法组织和个人有违法所得的,退还费用后没收违法所得,加大处罚力度。对违反规章制度和纪律的个人,根据《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等相关政策规定,由其所在学校、单位或行政部门给予通报批评,取消评价和评价资格,直至行政处分;情节严重的,重复教育,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解除聘用(劳动)合同,撤销主任、校长的领导职务或相关职务。同时,对于上述违法行为,要追究相关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对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制止和纠正辖区内违规办学问题的,由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诫勉谈话或通报批评,限期改正,并告知当地政府。情节严重的,建议有关部门根据干部管理情况给予行政处分

(二)清理调查(4-5月)。

省委宣传部、教育厅、民政厅、文化厅要立即对各自管理范围内的各类中小学生竞赛活动及成绩进行摸底调查,形成相关台账,整理出问题及整改措施清单,并于5月底前汇总到教育厅。

(3)自查自纠(5-6月)。

各地开展自查自纠工作,全面调查辖区内中小学生参加各类竞赛的情况,逐一梳理存在的问题,认真开展整改,并将清理整改工作纳入相关年度目标考核。市(州)自查报告由市(州)教育行政部门汇总,于6月底前上报教育部。省级相关单位已完成对发现问题的清理和整改。

(4)专项检查(6-10月)。

教育部门根据工作需要,不定期组织联席会议相关单位开展专项监督和联合执法,调查处理典型事件,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追究责任和问责,并通过新闻媒体及时向社会公布。

(5)总结经验(11-12月)

联席会议总结清理整顿工作,宣传推广各地成功经验,积极推进长效机制建设,完善制度,完善机制,巩固成果。

——3354——3354354——3333——3——3354——3——3——3——33333——333333——333333——3、35433、35433、35433、35433、35433、35433、35433、3543543————34353343353354333

加群 (1).jpg

THE END

相关资讯

中班美术:漂亮的房子
我的家(中班美工)
蔬菜印画(中班美术)
中班艺术教学活动:花轮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