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的目的和目标
提高初中水平考试。
完善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
完善招生计划分配。
探索多种录取机制。
加强招生管理。
文件形成过程
市JYJ于2017年1月开始起草文件文本,历时一年半。期间共召开了9次座谈会,征求区县(市)、教研处、初中、高中、人大代表、CPPCC和家长的意见,征集了3份书面意见。
2017年1月,该文件开始起草。2018年2月,文件文本经市JYJ办会议和分管市长审核后,报省教育厅备案,原则通过,并给出修改建议。2018年3-6月,文件文本多次修改完善。2018年7月23日至7月30日,JYJ通过互联网公开征求公众意见,并根据反馈意见再次对文件文本进行修改完善。
(1)根据群众可能通过增设定向招生模块增加学生负担的反映,考虑各方意见,方案中不增设模块。鉴于民众希望将科学实验考试和社会学科闭卷考试推迟一年实施,修改为从2021年开始实施。
2020年后,主要变化如下:
所有初中毕业生都要参加学业水平测试。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主要衡量学生达到国家规定的学习要求的程度,考试成绩是学生毕业升学的基本依据。
2 《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设置的所有科目均纳入初中水平考试范围。
所有初中都要开设全部课程,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每门课程,保证初中教育的基本质量。
语文、数学、外语、科学、社会、体育、卫生为统考科目;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等学科作为考核科目,由学校组织实施,成绩记入学生综合素质测评。
考试命题重在学生的核心素养。
考试命题将加强试题与社会现实和学生生活的联系,加强对真实情境下解题能力的考查,逐步提高真实情境下试题的比重;
加强考试主体思维能力,逐步完善开放性试题的命题和评分方法;
加强实践能力的考核。试卷难度系数控制在0.70-0.75之间。
4从2021年开始,社会科采用闭卷考试,理科进行实验测试,成绩10分。
外语学科继续实施听说能力测试,体育与健康学科采用日常考核和项目测试的形式。外语听说能力测试、科学实验操作测试、体育与健康项目测试由JYJ在各区县(市)组织实施。
5.初中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用于高中招生。
综合素质评价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观察、记录和分析。它是培养学生良好品行、发展个性的重要手段,是学生毕业和深造的基本依据。我市将根据新修订的《宁波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南》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将作为初中生毕业的必要条件,也是自主招生的重要依据或前提。
6.取消送学生政策,实行普通高中招生名额合理分配给本地区初中的定向招生政策。
大力推进区域义务教育,
到2020年,取消所有竞赛加分项,学生相关专业和表现纳入综合素质评价文件;政策加分将继续保留。
8.加强招生管理,维护正常招生秩序。
从2018年起,普通高中和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将按招生面积纳入同一招生平台。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纳入同一批自愿同步录取。公立普通高中应当在本地区招生,未经上一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不得跨地区招生。中等职业学校跨地区招生由JYJ安排。严禁擅自提前招生,所有招生均在学术水平考试后进行。自主招生的专业考试、中外合作项目招生的外语水平考试、中高等职业教育一体化培养的高等学校的评估,应在每年5月中旬以后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