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民族师范大学
河北民族师范大学位于历史文化名城承德3354。其前身是热河快捷法律与行政学院,成立于1907年,经光绪皇帝批准。它隶属于教育部。在此期间,它数次更名。1992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成为承德国家师范学院。201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升级更名为河北民族师范大学。它是河北省唯一的民族大学。它是由河北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共同建立的地方大学。
截至2016年8月,学校占地976.5亩,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教学设备总值8000多万元,各类实验室和实训室180间,纸质图书102万册,数字图书320万册。共有17所中等院校,设有34个本科专业和40个专业,涵盖文学、科学、法律、工程、管理、教育、历史和艺术八个学科,815名教师,包括609名专职教师、63名教授和190名副教授。
河北民族师范大学教师
根据该校2016年8月的官方网站,该校共有815名教师,其中专职教师609名,教授63名,副教授190名。有385名医生和大师。其中,河北省著名教师1名,河北省优秀教师9名,河北省“333人才工程”二级1名,河北省高校100名优秀创新人才1名,河北省高校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11名,承德市优秀教师12名,承德市新世纪学术带头人20名,入选承德市科技专家库的高级管理专业人员8名,教师40名。[1]
河北民族师范大学设立系
截至2016年8月,共有17所中学,分别是文学传媒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基础教育学院、外语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体育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师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商学院、资源和环境科学学院、物理和电子工程学院、化学和化学工程学院、生物和食品科学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和创业学院。 [1]
河北民族师范大学学科建设
截至2016年8月,河北民族师范大学共有本科专业34个,专业40个,涵盖文学、科学、法律、工程、管理、教育、历史和艺术8个学科,设有1个省级示范专业、1个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5个省级精品课程、1个省级大学生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和3个省级研究基地。
河北民族师范大学教学建设
根据该校2016年8月的官方网站,该校拥有1个省级示范专业(思想政治教育)、1个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历史),以及中国近代史、心理学、数学分析、世界现代史等其他省级精品课程。学校是河北省民族教育基地、河北省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基地、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基地。
学校开设了珍珠球、蹴球、陀螺、博彩夹、弩等民族体育项目,在全国及河北省民族体育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学校满族传统体育项目《二贵摔跤》连续两届代表河北省参加全国人民运动会,并在第八届全国人民运动会表演项目中获得金牌,在第九届全国人民运动会表演项目中获得一等奖。
音乐系曾多次参与《紫塞和风》等大型民族原创歌舞的策划、编辑和创作,并多次在大型com获得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