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简称南京师范大学,位于六朝古都南京。它是由江苏省人民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共同建造的。是“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它被选为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发源地之一。
学校的主要来源可以追溯到1902年成立的三江师范学校。此后,经历了两江优秀师范学校、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东南大学、中山大学、江苏大学、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大学等时期。另一个来源是1888年创办的汇文学院,后来发展成为私立金陵大学。1951年,它与私立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前身为私立金陵女子大学)合并成立公立金陵大学。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进行了调整。南京师范大学以原南京大学、金陵大学等相关系为基础,成立于原金陵女子大学。1984年更名为南京师范大学。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大学行列。南京电力学院成立于2000年。
截至2015年11月,南京师范大学共有三个校区,仙林、绥远和紫金。绥远校区被称为“东方最美的校园”,总面积200990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053697平方米。有26所中学、99个本科专业、23个初级学科硕士学位课程和37个初级学科硕士学位课程。在国家第三轮学科评估中,七个学科进入国家十大学科,四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在职教职工3240人,普通本科生16314人,研究生10514人,留学生1600多人,成人高等教育学生5216人。
南京师范大学学科建设截至2015年11月,南京师范大学共有员工3240人,其中高级职称549人,副高级职称895人。专职教师1870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有突出贡献的国家专家6人,国家“百万人才工程”候选人9人,教育部创新团队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4人,“千人计划”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5人,国家教学团队4人,国家教学大师3人。 3名来自国家首批“万人计划”,13名来自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名来自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
南京师范大学教学建设截至2015年11月,南京师范大学拥有6个国家重点学科、3个国家重点(培养)学科、10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5个江苏省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培养建设基地、18个江苏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2011年成立了一所研究生院。有博士学位授权的一级学科22个,博士学位授权的两个学科专业4个(不含一级学科覆盖面),硕士学位授权的一级学科37个,硕士学位授权的两个学科专业10个(不含一级学科覆盖面),博士专业学位1个类别,硕士专业学位18个类别,博士后研究流动站22个。
截至2015年11月,南京师范大学共有13门国家精品课程、8门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15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7门教育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教育部英语出国留学品牌课程、1门高校国家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示范课程、11门教育部《马工程》重点教材中相应的“精品课”课程、8个民族特色专业。“十二五”本科国家规划教材21册(部),国家教学成果奖16项,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项,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项,教育部优秀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2项。国家基础文科学科培养与科研基地、国家基础科学学科与教学人才培养与培训基地、国家体育与艺术教师培养与培训基地、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养与研究基地、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国家优秀法律人才教育与培训基地各有一个。本科教学水平被教育部评为优秀,并被列为江苏省独立本科招生试点单位。学生在挑战杯等国家竞赛中获得许多特别奖或一等奖,4篇论文入选国家优秀博士论文。
南京师范大学招生信息
南京师范大学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对外开放的大学。是出国留学示范基地、对外汉语教学基地、首批汉语教育基地和港澳台幼儿教育培训基地。有国际研究和教学组织,如教科文组织南京基地国际农村教育研究和培训中心、法国文化研究中心、南京法国培训中心和意大利文化研究中心。
截至2015年11月,南京师范大学在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佩斯大学和法国阿尔萨斯地区设有3所孔子学院。我们与11所海外大学和49所海外学生学习计划学校举办了中外合作项目。它与世界33个国家和地区的184所大学建立了校际交流,聘用了400多名外国专家,包括56名长期专家。有来自123个国家和地区的1800多名海外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