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理念
“节奏”是音乐的要素之一,节奏练习是幼儿音乐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儿童音乐活动中,节奏的表现方式有很多种,比如拍手、跺脚等。但是,经常使用这些形式,难免会显得单一,缺乏趣味性。于是我用角色扮演的形式,将儿童模仿厨师的游戏引入到小组活动中,让每个孩子都能学会做一个小厨师,与视频中真正的厨师互动,在打鸡蛋、切西红柿的轻松氛围中练习不同的节奏,让孩子感受到生活中有很多音乐元素。
活动目标
1.试着随着音乐使用厨房用具,有节奏地敲打。
2.发现生活中的音乐元素,感受生活中的音乐。
要准备的活动
1.视频(大厨在厨房有节奏的打鸡蛋切西红柿)、图集、音乐(剪辑重金属音乐《I believe》,节奏感强,包含唱歌和说唱)。
2.教师用品:锅碗瓢盆、鼓棒、围裙和一顶厨师帽;儿童用品:不锈钢碗和竹筷(儿童人数的一半),塑料刀和塑料砧板(儿童人数的一半),每个孩子一顶厨师帽(厨具和厨师帽已提前放在儿童椅下)。
3.双排半圆形座椅面向屏幕。
活动过程
小碗筷子唱歌
1.介绍主题。
今天,我们一起去市场买菜。你看到了哪些菜(小朋友听音乐,音乐停止,小朋友摆出“菜”的姿势,老师打着节奏问“你|赖艺|是什么”,小朋友用有节奏的语言回答)。
(进入场地时,先让孩子听音乐,熟悉旋律,为后面的打击乐做准备。)
2.扮演厨师的角色。
(1)(老师穿上围裙,戴上厨师帽)看看我今天是谁。
(2)让我们戴上厨师帽,装扮成厨师,一起来一场厨房音乐会,好吗?
(3)如果你想和哪套厨具成为好朋友,那就去拿吧(小碗和筷子,刀和案板)。
(创设情境、扮演角色符合中产阶级儿童游戏的特点,能迅速引起孩子参与游戏的兴趣。)
3.自由探索节奏。
厨师准备好了吗?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玩(从音乐开始,老师就考察孩子听音乐和创造节奏的情况,及时模仿和表扬创造新节奏的孩子)。
4.展现小厨师创造的节奏。
大厨师(老师)发现并展示小厨师的节奏(| 1 |西瓜|后|) (萝卜黄瓜|好吃|用筷子)。我们也敲吧。太幸福了。
5.寻找敲击的窍门。
厨师们发现如何发出最好的声音了吗?(孩子畅所欲言:筷子在碗上敲得又响又漂亮;刀在案板中间等地方砍得很响。)
(采用同伴学习法,引导孩子自由探索,创造不同的节奏,教师可以捕捉并及时介绍给其他孩子,丰富他们的节奏。通过探索,孩子们也找到了如何发出最好的声音,为后来的表演做了铺垫。)
第二,厨房里的声音
1.看厨师工作的视频。
(完整观看视频)看到厨师在厨房做什么了吗?
2.讨论你所看到的。
(1)你在厨房里看到了什么(西红柿、鸡蛋等。)?
(2)厨师在做什么(准备做西红柿炒鸡蛋,西红柿鸡蛋汤等。)?
(3)厨师是如何打鸡蛋和切西红柿的(引导孩子看到厨师的动作是有节奏的)?
3.发现节奏类型。
车来主厨有节奏,你找到了吗?孩子们又看了一遍录像。
(让孩子看视频。第一次引导孩子观察厨师切菜很特别,第二次重点引导孩子发现节奏模式。)
4.一段一段播放视频,孩子学会模仿节奏型。
(1)看“打蛋”的视频。孩子讲打鸡蛋的节奏。老师从围裙口袋里掏出地图贴在黑板上,回放视频验证。要模拟孩子的动作,老师一边模拟动作一边讲节奏:打,打|打鸡蛋|。
(2)看“番茄切”的视频。孩子们讲述切番茄的节奏。老师从围裙口袋里掏出地图贴在黑板上,回放视频进行验证。模拟孩子的动作,老师一边模拟动作一边讲节奏:切|切番茄|。厨师切的很整齐,那我们再切一遍(用情景语言暗示孩子节奏要整齐稳定)。
(与视频互动,模仿厨师“打鸡蛋”“切西红柿”的节奏。这种形式有趣生动,孩子看着看着就忍不住跟着模仿,激发了他们的学习主动性。这时,教师利用地图、语言等形式,帮助孩子掌握和巩固新的节奏。)
第三,厨房音乐会
1.看指挥和地图练习。
我是主厨。小厨师们请拿出你们的厨具。你看节奏,打鸡蛋切西红柿,切西红柿打鸡蛋。(给出四个前奏提示,1,2,3,4——打打|打打|打打蛋|,准备番茄—— |剁番茄|剁番茄|剁番茄|大厨轮流指挥两组,速度逐渐加快)。
给孩子的提示:切西红柿不要越切越快,否则会割伤手。慢慢切。
|切切|慢慢切| 。(教师用语言、眼神提示和帮助幼儿看指挥与图谱来打节奏。切番茄的节奏型较难,在练习中教师可用情境性语言和动作示范提示幼儿注意节奏的稳定。)
2.听音乐,心中模拟动作。
(1)完整听赏音乐一遍。
(2)乐曲从头到尾都在唱歌吗(有的地方是唱歌,有的地方是说话)?
(3)边听音乐边在心里想动作:听到乐曲中唱歌的部分就打鸡蛋,听到乐曲中说唱的部分就切番茄。
(在正式打节奏乐前先根据音乐在心中模拟动作,这是幼儿自主学习中十分必要的一个方法,有助于幼儿更好地掌握自己在音乐活动中的行为。)
3.跟着音乐尝试演奏。
(1)小厨师拿着厨具第一次听音乐演奏。
(2)为什么有几个小厨师少打了一个鸡蛋,少切了两片番茄?怎么会这样的(演奏的时候晚出来了)?怎么办呢(仔细听音乐,早一点准备好)?
4.小厨师指挥演奏。
请两个小厨师做小指挥,一个指挥打鸡蛋的节奏,另一个指挥切番茄的节奏。教师提示小指挥正确指挥,观察其他幼儿练习的情况。
(请小指挥是对幼儿能力的一种挑战,为幼儿提供了“最近发展区”,可请不同的幼儿来做小指挥。)
5.大厨师加入表演。
(引出墙面上事先挂好的锅碗瓢盆)大厨师我很高兴,今天我也要露一手,等一会儿,我接着你们后面一起来演奏,我们开个热闹的厨房音乐会。
6.集体表演。
完整演奏,教师在后面一段加入进来敲奏。
(教师用锅碗瓢盆的演奏增加了表演的气氛,同时也是一种示范,为幼儿进一步练习起到了引领作用。)
四、延伸
可在下次活动中让幼儿自选厨房用具练习另一种节奏型,并可根据烧不同的菜创造不同的节奏型配合音乐来演奏。
反思
二期课改实施以来,我们常常觉得教材中有关艺术、尤其是音乐活动的内容减少了。其实面对同一个教材,教师可以尝试多元化的思考,多角度、全方位地实施教材。
在单纯的音乐活动中,常用拍手、跺脚等方式来表现节奏,难免缺乏情趣、不生动。于是我运用角色扮演的方法,把中班“好吃的食物”主题中幼儿热衷模仿厨师的游戏引入音乐活动中,使整个活动在一个既有趣又真实的场景——“厨房音乐会”中进行,让每个幼儿学做小厨师,和录像里的厨师一起互动,在动手、动脑的轻松氛围中感受和学习节奏。
活动中,教师注重幼儿自己的发现和探索,在“玩”音乐的过程中既有幼儿自主创造、发现节奏型,又有自主探索如何敲击发出最好听的声音,还有通过视频自主模仿节奏型等,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及和材料的互动中不断满足幼儿探索的欲望,提升幼儿的发现能力,锻炼了幼儿对节奏的把控能力。活动中教师只是一个“穿针引线”的人,用“大厨”的身份引导幼儿进入情境,并用情境性的语言、实物图谱、节奏语言、动作示范、眼神提示、请小指挥等多种形式引导幼儿练习和掌握不同的节奏,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期课改使我们成为会观察、会发现的教师,更鼓励我们要成为会“对话”的教师。教师除了要关注幼儿的生活热点,更要学会捕捉教育的契机,拓展教材的空间,学会为幼儿平凡的生活经验“润色、点晴”。
【幼儿园中班学习活动:厨房音乐会】相关文章:
• 中班综合教案:大嘴怪
• 幼儿园中班综合活动教案:有趣的指纹
• 幼儿园小班综合教案《有趣的洞洞》
• 幼儿园中班教案:年夜饭
• 大南瓜(中班综合教案)
• 幼儿园小班综合活动教案:快乐心情
• 幼儿园综合教案:给台湾小朋友的信
• 小班综合活动教案:小黄和小蓝
• 你快乐、我快乐 (中班综合)
• 有趣的圆圈(综合)
• 小班综合:“神气的小耳朵”活动设计
• 幼儿园中班年画特色活动:年年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