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湖南新客户端(通讯员杨树平)为丰富学生校园生活,宣传中华优秀文化,锻炼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充分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弘扬农耕文化,传播稻作知识,《E学中国》学生联合记者站开展了参观隆平稻作博物馆系列活动。
近日,《E学中国》学生记者站蔡波金鹰小学的一位小记者来到了隆平大米博物馆,该博物馆有三个展厅《稻米香万年——中国水稻历史文化陈列》103010 《奇异的旅程--水稻的一生陈列》。小记者们带着自己的问题和疑惑来到这里。随着解说员的步伐,记者们了解了水稻的前世,从古至今杂交水稻的形成,从开花到结果的过程。我也知道中国的农耕文化有几千年的历史。从最初的灌溉到现在的机械操作,经历了几代人的努力,才有今天的发展。同时,面对解说员的提问,小记者们也积极作答。
在参观最后一个展厅时,小记者了解到,袁隆平爷爷有两个梦想,一个是“草下乘凉”,一个是“杂交水稻遍天下梦”。同时,知道粮食来之不易,都表示以后要在光盘上行动,学习袁爷爷的无私奉献。从杂交水稻的发现到杂交水稻的问世,袁爷爷经历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小记者们也觉得,虽然知道水稻是怎么形成的,但不知道今天吃的杂交水稻也经历了这样的磨难。
小记者们向袁隆平爷爷的雕塑敬礼。
通过这次活动的开展,小记者们知道了粮食的来之不易,明白了“每一粒粮食都是幸苦”的道理。让小记者了解身边的美食,从小树立爱惜和节约粮食的意识。正如袁隆平爷爷所说,“收获不是浪费的理由。”他用实际行动提醒小记者们要记住“好年景不忘饥寒交迫,富了就想着节约”的戒律。不管你处于什么时代,食物都是宝贵的。
一审:陈龙
二审:荣臻
审核:熊佳斌
[编辑3360陈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