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户端6月24日电(通讯员周俊辉)炎炎夏日,电风扇成了必不可少的避暑神器。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一步优化电风扇,使其更加智能?——让风扇看得见、懂、善解人意,实现自动感应、语音控制、智能调节风量。在6月9日、10日举行的2022年长沙市小学信息技术领域教学竞赛中,雨花区育新二小方芬老师带来了一堂人工智能课《模拟智能风扇2——无级变速》。通过项目式学习,方和孩子们不断更新迭代风扇的功能,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体验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改变。最终,方老师的教案也从12个市竞赛班中脱颖而出,获得教学竞赛一等奖。
本次大赛的优异表现只是雨花区近年来人工智能教育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雨花区教育局在推进人工智能教育的过程中,通过一系列措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储备人工智能老师,以备不时之需。早在2019年,雨花区就结合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开始规划人工智能教师的选拔和认定,培养自己的人工智能教育种子教师。2020年,首批持证教师培训在全省启动。参加认证培训的老师来自各个学科,人工智能专题研讨的培训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目前,首批57名“人工智能学科”双师型教师已认定并颁发认定证书。第二批45名教师培训即将结束,第三批人工智能教师认证培训即将启动。通过人工智能教师资格认证培训,储备了一批优秀的人工智能教师。
高瞻远瞩,成立人工智能教师工作室。2021年5月,雨花区成立了王慧中小学人工智能教师工作室,打造了一批具有新课程理念、专业技能过硬的人工智能教育名师,充分发挥他们在学校、区域乃至全国的示范和引领作用,推动人工智能教育的发展。一年来,工作室以省级课题《中小学人工智能教师胜任力的提升研究》为指导,为教师量身定制了一系列人工智能方面的培训。全年工作室老师人工智能课获得国家级奖项5项,省级奖项8项,市级奖项7项。通过定期公益课开展人工智能普及活动,全区47所学校11357名学生学习;名师工作室现场展示国家优质课,直播数据累计超25万人次。
示范推进人工智能实验学校建设。2020年,雨花区长塘里小学被中央电化教育馆评为“全国首批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学校”。学校全面开展人工智能课程教学,2021年被评为全国首批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实训基地。以此为契机,雨花区开始推进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学校建设。以批量建设的方式,预计到2022年底,中央图书馆将新增7所人工智能课程普及实验学校,以常态化人工智能教育为导向,加强人工智能技术与教学的融合创新。
努力促进学生知识素养的发展。通过将人工智能课程引入课程表,“幼苗杯”现场编程竞赛
今,雨花区教师唐琬晴老师课例《自动驾驶——scratch项目学习初体验》、王慧老师课例《禹娃争做小能手——让小飞评测你的发音》、贾晓旭老师课例《让小飞回答你的问题——小小销售员》、易青山老师课例《让送餐机器人能看会认》在全国各项比赛中获得优异的成绩,也说明了雨花区人工智能教育教学研究方向的科学性、准确性和领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