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文欣
那是那年的八月,那年的暑假。
谢绝了所有教育中介的补课信息,没有参加任何培训辅导班,打算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现在是高三。没想到父母竟然“居然”支持我的“决定”。
8月的长沙骄阳似火,热浪滚滚。不过长沙市第一社会福利院的院子有些凉。
今天,我给自己布置了去福利院陪爷爷奶奶的任务。我该怎么陪你?对我来说,还是第一次上新课。我有点激动,有点紧张,也有点惭愧。
到了老人家门口,我突然感到不安。有的老人躺在床上,好像睡着了;有的专注看电视;有的静静地坐在那里,好像在思考自己的想法。
快到走廊尽头的时候,我终于鼓起勇气,敲了敲开着的门。“你好,爷爷!我是辛欣,今天我在这里陪你,嘿嘿嘿.“一个老人坐在轮椅上看着电视发呆。他不理我,我有点尴尬地笑了笑。
过了一会儿,他慢慢转过头来。对视的一瞬间,他在爷爷的眼里摸到了一丝落寞,我的心微微颤抖。“爷爷,我们聊聊吧!”爷爷转过身,一言不发。房间里充满了电视声音。
我有点不好意思。你惹爷爷生气了吗?这是坏事!我不能。可能跟我不熟,不想说话。然后和自己聊了聊这个暑假去哪里玩了,有什么好玩的东西等等。
爷爷还是不说话,我只好陪他看电视。“爷爷,你天天看这部电视剧吗?”他的嘴角动了动,但没有说话。我又问:“爷爷,这里有什么活动?为什么不出去走走?”他的眼睛变暗了,他摇了摇头。终于开始回应我了!
“你要换台吗?”我赶紧“乘胜追击”。爷爷摇摇头,看着我。“什么……你是哪个学校的?”跟我爷爷说了一句“龙县长!那是个好学校!”爷爷夸长俊,我们就把箱子打开了。
从爷爷二十多岁的小孙子,到女儿十一点午餐时间的来访。他总是跟我强调十一点,看得出来爷爷很渴望女儿来看他。我突然想起了幼儿园。每天放学的时候,我总是把小脸贴在教室窗户的玻璃上,希望爸妈早点过来。
在我内心的某个地方,我感到一种轻微的疼痛,就像被扎了一下。“爷爷,这里的生活怎么样?”他刚刚微微扬起的眉毛又沉了下去,摇着头,本来就瘦弱的身体突然变得更加干瘪。这里的生活不是很糟糕吗?我听见他用嘶哑的声音说:“不……自由。”他的头前倾,眼睛睁得大大的,像是在压抑某种无法控制的情绪。
我很害怕。我一直以为福利院的老人被照顾的很好,但有时候只是觉得无聊。看着他紧绷虚弱的身体,我一时无语。这样的时刻我该说什么?我想让老人开心!
我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爷爷渐渐平静下来。“爷爷,你平时不出去走走吗?”他摸着轮椅,用很动情的语气说:“不”我感觉到一种奇怪的感觉,“爷爷,让我跟你一起出去吧!”爷爷突然笑了。很难描述那是一种什么样的笑容。简单来说,好像所有的老年斑都被重新排列组合了,逗我开心。
在爷爷的指挥下,我一边笨拙地张开脚,一边在心里打鼓。哎哟,这个轮椅看起来挺重的,操作起来也不太方便。掉了爷爷怎么办?我小心翼翼地推着轮椅在门口等了好久,让轮椅和爷爷的胳膊都安然无恙,也让我捏了一把汗。这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工作!我控制着自己的努力,让轮椅平稳地向前移动,经过一个又一个门,看到同学和老人说话,心里暖暖的。
阳光重叠在我轮椅上的爷爷身上,印在瓷砖上,仿佛楼道里开了一朵花。我知道我爷爷一定也很开心。我们边走边聊。爷爷说起了自己的中学,还提到了衡阳老家的鱼饭好吃,说了自己的年龄和名字。我还问了他的生日和生肖,发现我们都是虎年的,还乐了一段时间。
快11点了。爷爷虽然意犹未尽,还是催我回房间,郑重其事地让我把轮椅推到床边,让我看他的名字和年龄。我觉得此时的爷爷不像是一个身体并不强壮的老人,而更像是一个倔强的孩子,还挺可爱的。我给了爷爷一件我暑假去北京参观大学的纪念品。外公知道是给他的,赶紧给我敬了个军礼。我很惊讶,更多的是感动。
爷爷姓李,原来是个抗战老兵!我想起中华民族那难忘的烽火岁月,想起李爷爷那火热的青春!这是一个朴实老人最真挚的情感表达。两颗心靠在一起的温度很温暖,很温暖!
十一点三十分,李爷爷的女儿来了。我告别了李爷爷,他鼓励我努力学习。我说下次来看李爷爷的时候给他们留时间和空间。我轻轻地关上门。地板上散落着一些被玻璃反射的光点。我觉得窗户有点小,应该让更多的阳光照进来。
随着我们的成长,我们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都会变老。生命的传承,需要关怀,需要责任,需要感恩,更需要陪伴。生活激励了我。今天长沙市第一福利院给我上了这辈子的一课。
作者简介
邹文欣,爱好文学、音乐、书画,古筝八级,曾任华农新媒体中心撰稿人,农学与工程学学士,中国美女。
术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 文似看山不喜平 ——简评邹文心《补课》 作者:陈平凹 清代文学名家袁枚在《随园诗话》中有两句名言:“文似看山不喜平,画如交友须求淡。”其中的“文似看山不喜平 ”,是对人在欣赏文章的感受打了一个生动的比喻。其意为写文章好比观赏山峰,喜欢奇势迭出,最忌平坦直露,一览无余。 在我看来,想要文章能够吸引人,有三个方法:第一,写别人没有写过的事情;第二,表达跟别人不一样的想法;第三,展现娴熟的写作能力,让文章变得有趣。这些都在邹文心的练笔习作《补课》一文中淋漓尽致地得到了体现。 写别人没有写过的事情。本文名为《补课》,实则写的是暑假去长沙市第一福利院看望陪伴老人,而非参加文化补习之类的,此“补课”非彼“补课”也!本文提及的补“课”,往小里说,是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往大里说,是亲身体验陪伴福利院老人,得到生命的感悟,“生命传承,需要关爱、责任、感恩,更需要陪伴”。也正如作者父亲邹和阳先生指出的:“陪伴是一种伟大的爱。爱老,孝老,敬老,是美德,也是人生最重要的一课。学校对思政教育也抓得很紧。但思政教育并非仅仅是思政教育老师的事,是全体教育工作者的事,也是全体家长的事,更是全社会的事,可以说是人生每一个阶段应该常修常修之课!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少年强则中国强!”将一件看似平常的事情,以“补课”为题道出,体现了作者的匠心独具;补普通学生很少补过的思政实践“课”,这一点确实新颖! 表达跟别人不一样的想法。按照一般的关爱老人、关爱抗战老兵的文章写法,都难免落入歌颂伟大祖国、歌颂老兵们的丰功伟绩之类“伟光正”的俗套里面去,但是本文没有干巴巴地喊口号,而是通过作者自己是如何一步步跟老人搭讪沟通,逐渐打开老人的心门,最终深入老人的内心,实现陪伴老人开开心心地度过美好的一天的历程,最后水到渠成地表达出对老人的关爱之情,从而达到呼吁全社会去关爱抗战老兵、关爱福利院老人的写作主旨。 展现娴熟的写作能力,让文章变得有趣。本文虽然叙述的是一件普通小事,但小事不小,在作者笔下,一波三折,起伏不断,让这件小事的叙述过程变得十分有趣起来。这里其实有两条线:一条是明线,“我”的情绪变化线,从刚接手新课程时的“既有几分兴奋、紧张,又有几分惭愧”,到进入房门后的“有些忐忑”,打招呼后“有点尴尬地笑笑”,再到与老人目光对视时的“心里微微一颤”,“有些局促不安”,找到共同话题后的“乘胜追击”,最后到“心里哪个地方像被硌了一下似的,微疼”,“大骇”,“一句话也说不出”,“油然而生一种异样的感觉”,“给逗乐了”……这一整条情绪脉络线完整清晰,勾画出作者这一次补“课”从陌生到熟稔、从兴奋紧张到收放自如的过程;另一条是暗线,就是这位福利院老人的身份设置,从一位“身体不太硬朗的老人”到“让中华民族刻骨铭心的烽火岁月”中的“抗战老兵”,从“坐在轮椅上看着电视发呆”到“竟然迅速的给我敬了个军礼”,隐秘身份的揭示,身体动作的改变,看似在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让人不得不佩服作者的写作功力,一切顺其自然,转折得不露痕迹,确乎是技巧娴熟! 今年湖南高考作文材料里面引用了围棋术语:“本手、妙手、俗手”,我要借用一下,邹文心的这篇《补课》做到了立足于“本手”之基,对于遣词造句、巧埋伏笔可谓得心应手,在往“妙手偶得之”的灵感之路上进发!祝愿作者在今后的写作中以“文心”雕龙,妙手著文章! 一审:陈龙 二审:甄荣 三审:熊佳斌 [责编:陈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