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鹤琴先生是我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开创者。他的“生活教育”思想对中国幼儿教育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教学理论的基本原则是:在实践中教学,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进步。它强调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儿童直接经验的获取,并积极鼓励儿童实践。近年来,在“生活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我们对儿童的科学活动进行了研究。我们注重引导孩子观察、提问、想象、操作、表达、交流,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从中获得经验,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第一,把握幼儿的原始体验
他说:“所有的教材都应该以孩子的经验为基础。”只有来自儿童生活经历的素材才容易被儿童理解,容易引起儿童的探索兴趣。教师在设计科学活动之前,必须仔细分析幼儿的原始体验,并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确定需要建立的新体验。
例如,当时是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在设计“种子”探索活动之前,中产阶级教师组织了一次谈话。“你知道秋天大自然会发生什么吗?”孩子们要调动经验,说果实会成熟,叶子会变黄,叶子会掉下来,秋风会有点冷,等等。这时,老师告诉小朋友,到了秋天,果实都成熟了,为来年准备了很多种子。然后老师问孩子们:“你们知道什么种子?”有的孩子说果实里有种子,老师问“果实的种子在哪里”,有的说长在树上,有的说长在花里,还有的“有学问”的孩子能说果肉里的果实就是种子。但当老师提示孩子们普通的豆子,玉米不是种子时,许多孩子说:“这些都是可食用的东西,是果实,不是种子。”这段对话让老师了解了孩子们对种子的最初体验,意识到孩子们对种子的概念还比较模糊,他们不知道很多熟悉的、可食用的水果都是种子。因此,教师在感知种子的多样性,丰富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种子的认知方面,定位了幼儿需要获得的新体验。在接下来的活动中,教师充分利用家长资源,收集各种植物的种子、组织孩子们在幼儿园寻找种子和周围的环境,提供实物如豆类、南瓜、丝瓜、玉米和各种水果,和引导孩子认识各种种子的方法,等等。因为准确的理解原文的孩子的经验,所以在“种子”可以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活动,活动内容符合幼儿的需求和兴趣,教学落在幼儿、儿童的最近发展区经验和新的原始设置之间的一座桥梁,实现儿童主动学习。
第二,尊重孩子玩耍的天性
摘要陈鹤琴“生命教育”思想中有一条重要的教学原则,即“教学的游戏化”。儿童具有发展的本能,这种发展的本能将引导儿童前进的方向,这种发展的本能是儿童游戏本能的主要形式。由于他们年纪小,自我控制能力差,毅力弱,心理不稳定,他们很容易对任何事情都感兴趣,但也很容易感到无聊。因此,幼儿园活动应该有游戏来激发和保持孩子的学习兴趣。陈老师说:“教师要把枯燥的游戏教学、枯燥的阅读和枯燥的句子变成趣味盎然的游戏活动,可以在培养学生兴趣的过程中,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在组织科学活动时,也要尊重幼儿的游戏天性,注意创设游戏化的情境,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使幼儿有“学习”的欲望,积极参与探究活动。
例如,当中产阶级的孩子探索水吸收各种论文,老师的初步设计是提供三种不同材料的纸来引导孩子观察吸水纸,但在活动中,老师发现孩子们的兴趣不强,许多孩子玩水更感兴趣。后来老师设计了一个活动叫“哪艘船先下沉”,引导孩子们用这三种纸做三艘船放入水中,观察哪艘船先下沉,然后引导孩子们讨论为什么这艘船先下沉。结果,孩子们对此很感兴趣,都很注重操作和观察分析,很快就发现,吸水力强的船先下沉,吸水力弱的船慢慢下沉。再比如,在小班科学活动“趣味演讲者”中,老师设计了“大灰狼吃小白兔”的情景:“小白兔”通过语音信息将“大灰狼来了”的消息传递给同伴,让他们都躲起来。游戏分两次进行,第一次,老师提供的麦克风是空心的,孩子们对着话筒窃窃私语。兔子得到消息,跑到安全的地方。第二次,老师用纸团塞住讲话者,这使得传递信息变得困难。一些“小兔子”被“大坏狼”抓住了,因为他们没有得到正确的信息。通过这个小游戏,老师让孩子们体验到他们可以通过中空的扬声器清晰地听到声音,而通过杂乱的声音信息很难清晰地听到声音,让他们感觉声音的传递有一定的特点。儿童的认知活动是在其兴趣和需要的直接影响下产生的。他们通常以极大的热情积极地探索他们感兴趣、好奇或需要的东西。因此,如果能将儿童的探索活动与游戏适当结合,不仅能满足儿童游戏的需要,还能保持儿童的探索兴趣。
三、遵循幼儿的学习特点
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也有两条重要的教学原则:“孩子能做什么,就应该让他做什么。”“一个孩子能自己想什么,就得让他自己想。”“当孩子们自己做的时候,他们会得到肌肉运动的刺激,”陈先生说。自己做某事就是去做。当你这样做的时候,你会直接接触到事物,你会获得直接的经验,你知道做事情的困难,你知道事情的本质。”“直接经验和独立思考是学习的唯一途径。”孩子是好奇的,喜欢尝试的,而动手操作是科学活动的重要方式,它可以促进孩子在做过程中的深刻体验。因此,在科学活动中,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学习特点,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鼓励幼儿大胆、积极地动手动脑,丰富幼儿的经验,帮助幼儿建构经验。
当问题出现在孩子面前时,孩子会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思考,这种思考有时是混乱的,片面的,缺乏逻辑,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梳理。例如,有一天,一个小班主任发现小蝌蚪死在了自然的角落里,他立刻带着孩子们讨论小蝌蚪的死因。孩子们有过猜测:小蝌蚪可能会饿死,也可能被一个孩子杀死,也可能因为水太脏而窒息孩子们还自发地讨论“如何帮助蝌蚪换水”。在兴趣的驱使下,他们想出了自己的解决办法。老师没有立即否定孩子的想法,而是鼓励他去试一试。结果,孩子马上注意到蝌蚪看起来很不舒服,有被扔出水箱的危险。一个小朋友马上想到,要把小蝌蚪拿出来然后换水,老师也让他试一下。结果儿童很难捕捉到滑溜的蝌蚪,如果过于用力可能会导致蝌蚪死亡,所以这种方法是不好的。一些孩子建议直接把污水排干。在第一次尝试时,他们发现如果不小心收集的数量,蝌蚪会用不干净的水跑出来,水不能干净地改变。这时,老师提示孩子们:“我们可以找个工具来帮忙吗?”它必须能够困住蝌蚪,这样我们才能把水倒掉,但不能困住蝌蚪。”听到这个提示,一个孩子立刻想到“篮子里有个洞”。于是我们找了一个小竹篮,小心翼翼地用竹篮把蝌蚪拎起来,成功地把水变成了蝌蚪。然后每个人都高兴得跳了起来。之后,老师让孩子们成双成对,轮流帮助小蝌蚪定时换水,照顾小蝌蚪。这个案例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发现和解决儿童问题的过程就是主动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调动已有的经验,主动探索,不断尝试,验证,发现新的问题。当然,在科学活动中,教师的指导也是必要的,但必须是及时和适当的,必须建立在儿童现有思维的基础上。教师要尊重儿童,善于捕捉儿童思想中的闪光点,引导儿童逐步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培养儿童的科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