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1岁到18岁的年龄通常是初中,这是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发展最激烈的时期,也是最热情、浪漫、有创造力、最不保守和最活跃的时期。这是从天真到成熟、从依赖到独立的过渡时期,也是对生活、社会和未来充满幻想和好奇的“梦想季节”。一些外国学者将这一阶段描述为“动荡、矛盾、动荡和风暴”。这一时期的中学生正处于一个特殊的个体发展时期,这是一个心理功能被阻滞的易发期和多发期。随着成长的喜悦,生活的苦恼,学习的压力和情感的吸引,各种各样的感觉交织在一起,年轻的心变得非常敏感和冲动。花季的青少年既有绽放的喜悦,也有坠落的悲伤。他们渴望友谊、理解和自由。有时候,太多的欲望很容易导致一系列的心理问题。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如下:
1.自卑
自卑是指对自己的素质和能力评价过低,感觉自己不如别人的心理感受。适当的自卑可以激励自己弥补自己的缺点,超越自己;但是过度的自卑会导致抑郁,严重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一些中学生在家里和学校受到批评多于表扬,指责多于鼓励,惩罚多于指导,因为他们的学习成绩差和反复犯错。因此,他认为自己是绝望和自卑的,变得沮丧、沮丧、绝望和消极。形成一种“我不如别人”的自卑情结。
2.逆反心理
所谓逆反心理是指受教育者因其固有的传统定势、思维方式和特定的教育情境,而产生的与认知信息相反、与一般正常教育要求相反的情感和行为意向。许多中学生由于辨别是非的能力差和疑虑重重,不能正确对待父母的苦心和老师的批评教育。他们凡事多疑,目空一切,消极看待正面宣传,无缘无故否定榜样和先进人物,对不良倾向有情感认同,消极抵制思想教育和遵纪守法。
3.孤独心理
人是群居动物,所以人们不能没有群体,也不能没有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孤独是一种主观的心理感受,一个人认为自己被世界拒绝和遗忘,心理上与世界隔绝。孤独是个体在群体中感到不快乐、孤独和无助的心理状态。孤独是缺乏与人沟通的结果,也是难以与人沟通的心理问题。许多中学生孤僻,害怕交流,经常觉得自己是茫茫大海上的孤舟,或者为自己感到难过,或者无病呻吟。他们不想进入火热的生活,但他们抱怨别人不了解自己,不接受自己。一些中学生很少和别人交往,经常在每个人背后独自行动,很少说话。他们的人际关系被疏远和淡化,他们主张成为“超人”和“怪人”。他们内心感到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