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1:“月亮为什么跟着我?”
“月亮喜欢你,所以跟着你。”这个答案比说“你太年轻了,你父亲告诉你你不明白”要好。
问题2:“为什么鱼有鳞?”
“就像你游泳时应该穿泳衣一样,鱼在水里游泳时应该穿泳衣。鱼鳞是鱼的游泳衣。
问题3:“为什么太阳会下山?”
在这个问题上,如果你从太阳和地球的关系来回答,或者如果你用动力学原理科学而准确地回答上述问题,这个时期的孩子不可能真正理解它,但你可以这样回答:“晚上,动物回家睡觉,太阳的岳父也在山的另一边睡觉。”这样的回答也能使孩子获得相应的心理满足。
对策2:培养宝宝的爱和同情心
例如,父母可以“拟人化”事物来唤起孩子的全知心理,使他们产生共鸣,然后理解并形成相应的好习惯。例如,当教育孩子不要弄脏墙壁,不要打碎小凳子时,你可以说:“如果小凳子掉了,肯定会受伤;如果你打断它的腿,它将很难行走!”听完之后,孩子们会非常注意,擦凳子,掸墙壁上的灰尘。这样,儿童保护物品和环境卫生的良好习惯就很容易形成。例如,通过教育孩子保护花、树、小动物和其他孩子,我们都可以利用他们无所不知的心理,让他们同情相应的人或事,然后形成同情心,这样他们就可以保护像他们自己一样的人和事。
小贴士:通常不要给孩子讲带有恐惧情节的故事,也不要带着恐惧看电影和电视节目。由于这一时期的儿童容易受到全知心理学的影响,他们很难区分理想和虚拟。他们经常将图片、电影和故事中的鬼魂、野兽和机器人的故事情节或形象与理想生活混为一谈,他们仍然缺乏分析恐怖图片内容的能力,认为电影和电视节目或理想生活中的故事中真的有怪物,这导致过度恐惧,有时甚至产生幻觉。因此,除了文字和图片之外,我们应该删除会让孩子害怕和受伤的内容,并尽量防止孩子看带有恐惧场景的电影和电视节目。这将有利于儿童勇敢、大胆和无畏的发展,进而有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
注意:不要有意或无意地利用孩子的无所不知的心理来逃避对其行为过错的责任。理想情况下,我们可以经常看到这样一种情况:孩子们不小心绊倒了一根木棒,带着孩子的成年人经常安慰他们的孩子,同时指导或帮助他们“打”或“骂”绊倒的木棒。由于全知心理学的影响,普通儿童在“惩罚”木条并获得“报复”后,会逐渐恢复内心的平衡。事实上,这种做法是不恰当的。因为这相当于对孩子推卸义务,不利于他们责任感的形成。事实上,孩子的跌倒并不是“木棒挡路”,而是他自己不粗心,所以应该受到责备的是他自己,而不是木棒。
文章是从网络上传送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