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原因是成都市教育局2018年1月5日发布的通知。里面的14篇文章是这样写的:
14.禁止对初三(含初三)、初六(小学毕业考试除外)以下学生进行任何形式的区级统考和学业质量监控。(注:取消考试调整的来源来自这一规定,文后深入分析)。小学每学期可以参加一次期末文化考试,初中每学期最多可以参加两次文化考试。各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本地区学校期末文化试题大数据分析评价体系,将试题难度控制在国家课程标准范围内。取消地区调整考试解读
首先,针对这个消息,边肖打听了一下内部消息!对方原话是:1、2、6不准调考!
6可以参加毕业考试
3、4、5号文件没有说不允许调整,可以理解为调整
更正:根据文件要求,初三应该和初一、初二一样,不能通过统考。会有这样的问题,应该是传输错误。
边肖分析:一般情况下,成都除青羊区外,所有区都会在五年级或六年级举行调剂考试。区调考试是对各区学术水平的考验,也是各区提前留住区内优质生源,防止优生流失的重要途径。目前金牛区家长反应:老师通知金牛区六年级孩子不要调整考试!
对于这一规定,边肖有三种观点:
1.上图提到,取消六年级的调剂考试,对今年六年级的家长影响很大。特别是金牛区和高新区一直在六年级最后一期的行政区设置调剂测试(侧面要证明金牛区家长的反应),而其他区的调剂测试本来是在五年级下一期,所以五年级下一期的调剂测试结果还是很重要的。
2.在理解第二点之前,我们需要知道,调剂考试其实就是期末考试。文件中的文章指出,禁止在六年级举行区县两级统考。但细看原文内容,会发现这一条下还有一个补充:小学每学期可以期末考一次文化,初中每学期最多可以考两次文化。各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本地区学校期末文化试题大数据分析评价体系,将试题难度控制在国家课程标准范围内。也就是说期末考试并没有取消,文化课期末试卷还是由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审核,不排除还是统一的。
3.六年级可以安排毕业考试。按照现在六年级的毕业考试时间来看,确实比初中的时间节点要晚很多,但也不排除根据需求提前一点时间。
如果调整测试真的取消了,小升初该怎么办?
如果真的取消了所有的调剂考试,初高中该怎么办?大家不要慌!就算取消杯赛,取消调剂考试,初中也要继续!那么,应该如何准备呢?
建议一。没有今年的奥运证书和今年的调剂考试成绩,就要收集和准备往年的证书和成绩!除了这些,还要争取自己能赢的,比如区三好,区优秀,区优秀生,英语
5.认真复习,为期末做准备。即使取消调整,期末考试也总会进行。谁知道期末考试成绩会不会有调剂的效果?
6.提高孩子自身实力。归根结底这是最根本的,无论是择校还是面试,孩子自身的实力是最根本的,成绩好的孩子没什么好担心的。所以,提高孩子自身实力才是硬道理!
成都市教育局关于印发《成都市教育局关于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原文如下:
《成都市教育局关于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指导意见》
1.学校应严格按照国家、省、市的课程和课程计划开展教学活动,开放课程,不得随意增加或减少课程和课时,不得减少或挪用体育、音乐、艺术、道德和法治的课时。严禁课程设置与实际执行不一致。
2.学校应根据课程标准、学术条件和教材制定教学计划,严格实施教学进度,加大课程改革和整合力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一年级新生应开展“零起点”教学,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进行有效教学,不忽视学生的差异,不追赶进度,不增加难度,不随意提高教学和评价要求。
3 .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应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和报告学校课程设置、课时安排和教学进度的执行情况。
4 .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应指导学校建立作业研究、规定和年级作业集体设计制度。学校要将工作量控制纳入学校日常管理,明确岗位研发、审核、总量控制等方面的责任人,积极推进选拔、分层等岗位布局改革,建立按年级、班级、学生完成作业时间协调公布不同学科工作量的制度。
5.小学一、二年级不得布置书面作业,其他年级书面作业总量每天不得超过1小时。初中生每天的书面作业总量应控制在1.5小时以内。鼓励灵活的作业和体育锻炼。
6.严禁安排惩罚性作业,不要把作业变成家长作业。应该要求学生抄写指定的作业。鼓励教师安排注重促进应用和学生自我体验的实践作业。
7.老师要认真批改作业,不要要求家长批改、检查、签老师布置的作业。指导学生减少携带书籍,减轻书包重量。
8.科学安排和保证学生的学习时间,小学和初中的走读生集中学习时间分别不超过6小时和7小时。小学统一教育教学活动安排不早于8: 30,初中不早于8:00,不占用学生自习和午休时间。走读生不允许参加晚自习,寄宿生晚自习结束时间不迟于21336030。
9.科学保障学生睡眠时间。小学生和初中生的睡眠时间分别不得少于10小时和9小时。
10.严禁学校组织、要求、推荐学生参加有偿辅导班。严禁学校和校外机构联合进行有偿补课。严禁各级各类学校为校外机构有偿辅导班、学科竞赛、考试(考)提供场地、教学设施或学生信息。
11.严禁在职教师组织、要求、推荐、诱导学生参加任何形式的有偿辅导班。严禁在职教师参加校外机构或其他教师、家长、家长委员会组织的有偿辅导班。严禁在职教师为校外机构或他人介绍学生和提供相关信息。
12.学校要办好家长学校,沟通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g
14.禁止对初三(含初三)、初六(小学毕业考试除外)以下学生进行任何形式的区级统考和学业质量监控。(注:取消考试调整的来源来自这一规定,文后深入分析)。小学每学期可以参加一次期末文化考试,初中每学期最多可以参加两次文化考试。各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本地区学校期末文化试题大数据分析评价体系,将试题难度控制在国家课程标准范围内。
15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要清理各类学校评估和评价标准,严格控制考试成绩、学业质量监控结果的比例,并在评估和评价中进一步研究学校和教师。教育行政部门不得以任何形式发布入学考试指标,学校不得以任何形式公布入学考试成绩和升学率。
16.禁止学校以家长微信群、qq群等任何形式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和排名。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禁止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和排名。
17.禁止义务教育学校举办或者委托培训机构举办任何形式的与入学挂钩的选择性考试、测试或者资格赛;禁止组织和动员学生以各种名义参加各种社会机构组织的各种学科竞赛。禁止学校将“奥运会”、“中国运动会”等学科的竞赛成绩与初中开学挂钩。
18 .坚持“一主一辅”。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强迫或强制学校、学生和家长购买或捆绑购买任何补充教材,不得进入学校宣传、推荐或出售任何补充教材。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教师不得向学生出售或者变相出售教学指导材料和报刊杂志;不得统一要求家长为班级、作业等教育教学活动购买电子设备或付费软件,引导学生合理控制使用移动终端的时间。一次连续使用时间原则上不超过20分钟,小学生一天累计使用时间不超过60分钟,初中生不超过100分钟。
19.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是“减负”的第一责任人。学校应设立“减负”举报电话,定期开展检查指导,并将检查结果纳入年度考核。加强市、区(市)、县三级监管,将减负工作纳入义务教育专项检查,规范办学行为。
20.完善问责制。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指导监督不力、问题突出的,由市教育局给予通报批评,约谈主要负责人,扣除年度目标考核分数,取消评优先评优资格,限期整改。学校违反规定的,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视情节轻重给予学校和校长警告、通报批评、取消评优评先资格,并限期整改。个人违反规定的,由学校、单位或教育行政部门视情节轻重,给予通报批评、诫勉谈话、取消评优先评资格或行政处分;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