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师范资讯网

幼师信息网

招生报名咨询

学校报名咨询热线电话 咨询热线 15617622773
首页 > 资讯分享

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

作者: 2020-10-09 浏览:

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治实施方案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近年来,由于中小学生课内外负担日益加重,手机、电脑等带有电子屏幕的产品(以下简称电子产品)的普及,用眼过度,用眼不健康,缺乏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等。目前,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且呈上升趋势,近视日趋年轻化、严重化,已成为关系国家和民族前途的大问题。预防和控制儿童青少年近视需要学校、医疗卫生机构、家庭、学生等方面的共同努力,全社会都要采取行动,爱护儿童的眼睛。全面预防和控制儿童青少年近视。

一.目标

到2023年,力争在2018年的基础上,全国儿童青少年整体近视率每年降低0.5个百分点以上,近视高发省份每年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

到2030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新增近视率将显著降低,儿童青少年整体视觉健康水平将显著提高。6岁儿童近视率控制在3%左右,小学生近视率降至38%以下,初中生近视率降至60%以下,高中生近视率降至70%以下,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优良率达到25%以上。

二.所有相关方的行动

微信图片_20180831153854.jpg

家庭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家长要了解科学护眼的知识,以身作则,带动和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护眼习惯,尽可能在家中提供良好的视觉环境。0-6岁是儿童视觉发育的关键期。家长应特别注意儿童早期视力保护和健康,及时预防和控制近视的发生和发展。

增加户外活动和锻炼

允许孩子多在户外晒太阳,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近视。营造良好的家庭体育氛围,积极引导孩子进行户外活动或体育锻炼,让孩子每天在家暴露在户外自然光下60分钟以上。患有近视的儿童应进一步增加户外活动,以延缓近视的发展。鼓励和支持儿童参加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督促儿童认真完成冬夏体育作业,使其掌握1-2项运动技能,引导儿童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控制电子产品的使用

父母陪伴孩子时应尽量减少使用电子产品。有意识地控制孩子,尤其是学龄前儿童使用电子产品。非学习用途的电子产品单次使用时间不得超过15分钟,电子产品每天累计使用时间不得超过1小时。使用电子产品30-40分钟后,应该休息放松10分钟。越年轻,电子产品的持续使用时间应该越短。

减轻课外学习负担

配合学校有效减轻孩子负担,不盲目参加课外培训,跟风报班,根据孩子兴趣爱好合理选择,避免学校负担减轻,家庭负担增加。

避免不良用眼行为

引导孩子在走路、吃饭、躺在床上、摇晃车厢、光线昏暗或阳光直射时,不要看书或使用电子产品。随时督促纠正孩子不良的读书写字姿势,保持“一尺一拳一寸”的姿势,即眼睛与书本的距离应在一尺左右,胸部与书桌的距离应在一拳左右,手指握笔与笔尖的距离应在一寸左右,连续的读书写字时间不应超过40分钟。

保证睡眠和营养

保证孩子的睡眠时间,保证小学生每天睡10个小时,初中生

改变“重治疗轻预防”的观念,注意家中室内采光情况,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眼部卫生习惯。掌握孩子的眼部发育和视力健康情况,随时注意视力异常的迹象,知道需要坐在教室前排看清楚黑板,看电视时靠近屏幕,抱怨头痛或眼疲劳,经常揉眼睛时,就带孩子去眼科医疗机构检查。遵医嘱进行科学干预和近视矫正,尽量在眼科医疗机构验光,避免矫正方法不正确导致近视加重。

微信截图_20180831155449.png

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

严格按照国家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组织安排教学活动,严格遵循“零起点”正常教学,注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不随意增减课时、改变难度或调整进度。按年级组和学科组加强作业数量、时间和内容的统筹管理。小学一、二年级没有书面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初中不超过90分钟。寄宿学校应该缩短学生的晚自习时间。科学安排作业,提高作业设计质量,促进学生完成基础作业,加强实践作业,减少机械和重复训练,绝不让学生作业演变成家长作业。

加强考试管理

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全覆盖。坚决控制义务教育阶段统一考试次数,小学一、二年级每学期不得超过1次,其他年级每学期不得超过2次。严禁以任何形式和方式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和排名;严禁将各类竞赛获奖证书、学科竞赛成绩或考试成绩作为招生依据;严禁以各种名义组织考试和选拔学生。

改善视觉环境

改善教学设施和条件,鼓励购买符合标准的可调桌椅和坐姿矫正器,为学生提供符合眼卫生要求的学习环境,严格遵循普通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的建设标准,落实教室、宿舍、图书馆(阅览室)等的照明和采光要求。并使用有利于视力健康的照明设备。加快消除“大班额”现象。学校教室照明卫生标准100%达标。根据学生座位的角度、教室的采光条件和学生视力的变化,每个月都会调整学生座位,每个学期都会个性化学生桌椅的高度,以适应学生成长发展的变化。

坚持眼部护理措施,如眼部锻炼

中小学要严格组织全体学生每天早晚做眼保健操,认真落实眼保健操流程,并提醒学生在做眼保健操前保持双手清洁。教师要教会学生正确掌握写作姿势,督促学生在阅读和写作时坐正,随时督促和纠正学生不良的阅读和写作姿势,提醒学生遵守“一脚一拳一寸”的要求。当老师发现学生看不清黑板,经常揉眼睛时,要知道自己的视力。

加强户外体育锻炼

加强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保证中小学生在校每天有一小时以上的体育活动。严格执行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保证小学一、二年级每周4课时,三至六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高中每周2课时。中小学每天安排30分钟的课间体育活动。按照动静结合、远近交替的原则,有秩序地组织和督促学生

科学合理使用电子产品

引导学生科学规范使用电子产品,养成信息环境下良好的学习和眼部卫生习惯。严禁学生携带个人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进入教室,带入学校的要统一保管。学校教育基于需求原则合理使用电子产品。教学和作业不依赖电子产品。使用电子产品的教学时间原则上不超过总教学时间的30%。原则上要用纸质作业。

定期视力监测

小学应接收医疗卫生机构移交的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电子档案,并保证一人一档,随学籍变化实时移交。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严格执行学生体检制度和每学期两次视力监测制度,对视力异常的学生进行提醒教育,为其开具个人运动处方和保健处方,并及时通知家长带学生到眼科医疗机构检查。做好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和新发率的报告和统计分析,配合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视力筛查。学校和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将视力监测筛查结果及时记录在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电子档案中。

加强视力健康管理

建立学校领导、班主任、校医(保健教师)、家长代表、学生视力保护委员会和志愿者等学生代表为一体的视力健康管理团队,职责明确、细化。将近视防治知识融入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加强医务室(保健室、校医院、保健室等)的实力。),并按标准配备校医、必要的医疗设备和相关的监测检查设备。

倡导科学保护和教育

严格执行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重视3-6岁儿童的生命价值和游戏成长,禁止“小学”教学。为保证儿童每天有2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寄宿制幼儿园不应少于3小时,其中体育活动不应少于1小时,应根据地区、季节和学龄特点合理调整。为儿童提供均衡的营养和健康的视力饮食,促进视力保护。幼儿园教师在进行教学保护时,应主动控制使用电视、投影等设备的时间。

2222222222222.png

THE END

相关资讯

中班美术:漂亮的房子
我的家(中班美工)
蔬菜印画(中班美术)
中班艺术教学活动:花轮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