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反思的艺术教案《隐身的海底世界》适合大班艺术主题教学活动。让孩子积极参与活动,体验“引流画”的乐趣,用不同的材料画出不同的动物特征,培养孩子动手能力,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大胆与同伴交流。带着反思来看看幼儿园美术教案《隐身的海底世界》。
活动设计背景
一天中午,吃饭的时候,一个小孩子端着碗里的汤走过来问:“老师!汤里漂浮着像水滴一样的东西。那是什么?”我一说完,立刻引起了其他孩子的注意。每个人都仔细看着碗里的汤,谈论着它。我发现小孩子对这种现象有浓厚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及时抓住了这个教育机会,设计了《隐身的海底世界》让孩子自主探索。
活动目标
1.用不同的材料画出不同的动物特征。
2.积极参与活动,体验“引流画”的乐趣。
3.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能够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在同龄人中大胆交流。
4.增强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5.活动结束后引导孩子将自己的绘画材料分门别类摆放,养成良好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要点:让幼儿自主探索哪些材料不能让《海底世界》出现,初步感知“油水分离”现象。
2.难点:用白色油彩和白色蜡烛在白纸上画画。
活动准备
1、水粉颜料、调色板、组合刷。
2.白色油彩、白色蜡烛、白色粉笔和画纸。
3.每只手一条手巾。
活动过程
首先,找到看不见的《海底世界》。
1.用魔术介绍活动,引起孩子的兴趣。
2.用水粉颜料刷出隐藏在白色画纸上的海洋小动物,可以感知海洋小动物的基本特征。
3.总结:
老师:《海底世界》出现了。你觉得很神奇吗?我告诉你这个秘密。我只是选择了这些材料中的一种来画各种鱼和海藻,然后用颜料画出来。
二是自主探索和感知“油水分离”现象。
1.介绍涂装材料,提出涂装要求。
2.孩子们画画,老师指导他们。
3.总结油水分离现象。
老师:什么材料可以让《海底世界》出现在孩子刚尝试的作品中?什么不能让它出现?
第三,用油性材料创作。
1、提出第二个涂装要求。
2.孩子们又开始画画了,老师们巡回指导他们。
3.总结。
第四,评价作品。
展示作品,孩子们可以互相欣赏和讨论。
教学反思
1.孩子们的眼里充满了新奇和渴望。在这次活动中,孩子们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他们在快乐的活动中获得了新知识。
2.有了充足的绘画素材,我大胆地把它们交给孩子,直接进入创作角色的机会。孩子们发现,他们可以通过使用一些不同的材料来创作不同的作品,这使得孩子们更容易独立讨论和探索。孩子选择的时候,非常清楚自己需要什么,需要什么材料,怎么做。在这次活动中,孩子们在第一次画画时,会思考如何在白色的画纸上看清楚自己的作品,用什么方法可以尽快用水粉把画纸上的作品刷出来。创作过程中突出的技巧不可忽视。
3.第二次画图环节,我根据孩子的情况关注个体差异,让孩子得到适当的帮助,这样有助于孩子获得相关经验,在原有水平上发展。
未来改进方向:评价儿童作品时,不要过分强调完成的作品,而要强调过程。以正面评价为主,让每个人都能有成就感,从而不断激发孩子对艺术活动的兴趣和热情。
百科全书:指海洋深水下海水与陆地的接触面。海洋面积约362,000,000平方公里(140,000,000平方英里),接近地球表面积的71%。海洋中含有超过13.5亿立方千米的水,约占地球总水量的97%。全球海洋一般分为几个海洋和较小的海洋。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隐身的海底世界》带反思】相关文章:
艺术类活动《好朋友》教案
幼儿园中班上学期美术《会说话的小青蛙》包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教学计划《鱼》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刮画的秘密》带反思
幼儿园小班教学计划《网鱼》带反思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糖果》带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邮票》
幼儿园中班教案《帮助警察叔叔》
幼儿园中班教案《台布设计》带反思
小班美术教案《小树叶的舞蹈》带反思
幼儿园课程和活动设计作业
幼儿园大班教案《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