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教案《凑十法的初步认识》包含反思,适用于大班数学主题教学活动,让孩子体验知识转化的过程,感受学习数学的方法,在做十的方法中建立“十”的模型。感受做十方法的优越性,懂得做十,体会数学学习中的转化思想。带着反思来看看幼儿园大班数学《凑十法的初步认识》教案吧。
教学目标:
1.在制十法中建立“十”的模型。感受一下做十的方法的优越性,知道怎么做十。
2.体验知识转化的过程,感受学习数学的方法。
3.体验数学学习中的转化思维。
4.培养孩子的比较判断能力。
5.培养孩子理解数字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要点:掌握十的制作方法。
2.难点:了解制十法的思维过程,能够完整描述思维过程。
教学准备:
一个小猴子的图片,一个桃子的图片,还有一个2行5列的大表格。
教学过程:
首先复习10加几。
为感受制十法的优越性打下基础。
1.老师出示课件卡片:同学们,我们学了10的加法,前面还有几个。有一只聪明的小猴子想考考大家(课件呈现小猴子)。你有信心吗?请看大屏幕:101=()107=()103=()108=()105=()106=()102=()104=()109=()
2.总结:十加几等于一打。
第二,看盒子数数。让孩子们在脑海中把盒子建成10个的模型。
老师:学生们做得很好。小猴子要给你一份礼物。(拿出一个空盒子)这个盒子很神奇,可以帮助我们解决数学问题。想知道它的秘密吗?
1.让我们仔细看看:有多少个正方形?
2.如果每个车厢里有一个菠萝,那么可以有多少个菠萝?
3.展示9张菠萝的图片:现在有几个菠萝?你怎么知道?
4.展示8、7张菠萝图,问和上面一样的问题,感受一下8加2和7加3的机型。
5.展示10张菠萝图,问答后总结:满了正好是10张。
第三,小动物的问题。
要实现十进制的优越性,就要从一个数中分出一部分,再用另一个数来十进制。
1.小猴子的桃子,9 3。介绍十的制作方法,从多样性感受十的制作方法的优越性。
(1)展示一个有10个方块的盒子,里面有9个桃子,盒子外面有3个桃子。老师背景陈述:爱干活的小猴子帮妈妈摘桃子。昨天,他摘了一些桃子并把它们放在一个盒子里。让我们看看有多少桃子。(九)你今天摘了几个?(3).
(2)根据这两个数学信息可以解决什么问题(问一个数学问题)?(两天内你摘了几个桃子)
(3)你知道吗?你怎么知道?可能会有点数,后续的数字以及做十的方法。对于前两种方法,请学生在黑板上演示一次,并对做十的方法进行重点分析。老师对加十的方法指导:从外面拿一个放进去,正好是10(黑板10),10加上剩下的2等于12。启发其他孩子理解,问:你理解他的想法吗?谁来说说这个?/请举手再讲一遍。引导其他孩子评价,老师定性评价:不仅快,而且一眼就看出一共12个。
(4)老师在课件上圈出方框。总结:填满10个盒子,在盒子外面再加2个。一看就是12,又快又简单。这真是一个神奇的盒子。只要你把它装满,它就会告诉你答案。结论:做十是一种简单快捷的计算方法。
老师总结:以实物做十。
1、表示图意、题型、列型。
2.说说计算过程。问题:怎么做十个?
活动反思:
十加法是我们大班数学活动的附加部分。这个活动也是根据我们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和家长的要求而增加的。当初我们年级组也讨论过这门课,但是没有决定设计哪个游戏。
数学课比较抽象深奥,所以决定上这个活动课的时候想了很多办法。
百科:“加十之法”是t
【幼儿园数学教案《凑十法的初步认识》带反思】相关文章:
幼儿园大班教案《身体上的单双数》带反思
幼儿园班级数学教案:谁该先吃饭?
幼儿园大班教案《20以内的相邻数》带反思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6-9的相邻数》包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数糖果》带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相邻数2-5》带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游戏活动教案《年历展会》带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5以内的组成》带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学习9的组成》带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长短排序》带反思
幼儿园数学公开课教案《学习4的加减法》反思
大班数学教案《白云和雨》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