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师范资讯网

幼师信息网

招生报名咨询

学校报名咨询热线电话 咨询热线 15617622773
首页 > 资讯分享

大班优秀数学教案《8的加法》含反思

作者:[db:作者] 2022-02-18 浏览:

带反思的优秀数学教案《8的加法》适用于大班数学主题教学活动,让孩子进一步理解加号和等号的含义,学习数字是8的加法,根据输出项看图或计算公式,体验常见游戏的乐趣。快来看幼儿园大班带反思的优秀数学教案《8的加法》。

 教学目标:

1.学习8的加法,看图或根据所列项目计算公式。

2.进一步理解加号和等号的含义。

3.体验一把普通游戏的乐趣。

4.培养孩子边操作边讲的习惯。

5.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教学准备:

1.教具:

(1)照片:8只鸟、8只小猫、8只兔子和8只孔雀。

(2)一幅森林的图画

2.学习工具:一些雪花。

 教学过程:

一、老师带领孩子做《手指操》集中孩子的注意力。

老师:‘小朋友!(哎!)我们一起做《手指操》好吗?(好)伸出一双小手,一起做手指运动;张开拳头放松,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二,三,四,五,六,七,八,二,三,四,五,六,七八;张开双手左右摆动,三,二,三,四,五,六,七,八,四二三四五六七八。

第二,放小雪花,复习8以内数字的构成。

1.老师说出8以内的数字,让孩子拿出篮子里相应的雪花,分成两部分。(儿童操作)

2.叫几个幼儿起来,告诉大家是怎么分的,看看分的对不对,给分的对的鼓励一下。同时,老师把孩子的除法结果用作文的形式表达在黑板上。

3.让所有的孩子读这些作文。

4.老师告诉孩子,为了不漏分,分的时候要掌握一个规律:分的时候左边少一个,右边多一个,这样不容易漏分。比如把8分成1和7,把点数左边多一个,右边少一个,也就是8可以分成2和6,3和5,4和4,5和3,6和2,7和1。

3.老师教孩子们学习8的形式,许多小动物聚集在森林里庆祝' 6.1 '儿童节。加法老师展示森林的图片,告诉小朋友:‘小朋友,这是一片美丽的大森林,今天森林很热闹!许多小动物聚集在这里庆祝六一儿童节。他们将为孩子们表演节目来庆祝儿童节。孩子快乐吗?(开心)

1.接下来请看小动物为我们带来的第一期节目《小鸟在歌唱》。

(1)展示一只鸟,然后七只鸟飞进来,问有几只鸟在唱歌?问:你是怎么算出来的?(减法)列公式:1 ^ 7=8。根据加法的交换法则,两个加数的交换保持相同的数。谁能再列出一个公式?(幼儿排型:7 1=8。)

(2)让孩子一起读公式1 7=8和7 1=8。

2.请看小动物给小朋友带来的第二期节目《小猫捉老鼠》。

(1)展示两只猫和老鼠,然后是六只猫和老鼠。提问:现在舞台上有几只猫在表演《猫捉老鼠》?(8)你是怎么算出来的?(加法)列公式:2 ^ 6=8。看到这个公式,能不能再列一个?(幼儿退出:6 ^ 2=8)

(2)让所有孩子读公式2 ^ 6=8,6 ^ 2=8。

3.下面是可爱的小兔子给我们带来的节目——歌曲表演《小兔子乖乖》。

(1)展示3只兔子,然后跑5只兔子,问有几只兔子在表演?(8)你是怎么算出来的?(加法)列公式:3 ^ 5=8,能否再列一个公式?(撤子:5 ^ 3=8)问:这里的5是什么意思?这里的3是什么意思?8?

(2)所有的孩子都读公式3 5=8,5 3=8。

4.美丽的孔雀听说儿童节要到了,她也来到了这里。她也想为孩子们表演节目。请看孔雀带给小朋友的节目《孔雀开屏似彩霞》。

(1)展示四只小孔雀表演骄傲如孔雀,然后四只小孔雀来了,问现在有多少只小孔雀在这里表演?(8)你是怎么算出来的?(加法)多少加几等于8?(4 4=8)这些数字在这里是什么意思?(请幼儿回答)(一起读公式)

(2)让孩子读出数字为8的加法公式。

4.游戏《凑数》、复习巩固数字小于8的加法方法:老师出示一个数字,让孩子仔细看老师写的东西,然后老师说一个数字,孩子也说一个数字,老师说的数字和孩子说的数字之和就是老师出示的数字。比如,出示数字8后,老师说‘我给1,你给多少?’孩子说,‘你给1,我给7,老师:1 7=?儿童:1 7=8(游戏重复)

第五,老师总结活动,给活动下结论。  活动反思:

加学8是大课下学期的内容。众所周知,数学本身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在教学中很容易让孩子感到枯燥乏味,从而影响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纲要》中明确指出,数学教育的目标是“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体验数学的重要性和趣味性。”在这种精神的指导下,我构思了这一节的数学活动,是抽象概念与具体事物的联系,不仅把一般知识转移到具体事物上,加强了知识的横向联系,扩大了认知范围。

,而且对开拓孩子思维,培养思维的准确性及激发学数学的兴趣也极为有益。
一、游戏导入:“猜水果”
今天,动物王国要举行动物运动会,想邀请小朋友们一起参加。你们愿意吗?幼儿们都很喜欢,哇!原来小动物们还给我们准备了一些水果。瞧!这里有两篮水果,一篮苹果,一篮梨,这两篮水果的数量合起来是8。一篮苹果,一篮梨,苹果有1梨有几?这里我采用集体回答或个别回答的方式,随机追问:你们是怎么猜到的?引导幼儿复习8的分合,幼儿已经有了8的组成以及7以内加减法的基础,所以,基本上全部都能回答出来。

二、核心过程:学习8的加法。
本节课并不难,但一定要操作与图示结合起来,给幼儿以直观的认识,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让新知在有趣的活动中内化,让幼儿体验、感悟知识的来源,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到数学的乐趣,并掌握领会学习的方法。走着走着,它来到了一片草地,让我们一起看看它看到了什么?原来小猪正要去参加动物运动会,走着走着,它来到了一片草地,让我们一起看看它看到了什么?(依次出示图片),原来有几个,又来了几个,现在一共有几个?这里要求幼儿观察图片,说出相应的算式,并且说一说算式中各个数字的含义。

  三、操作活动:小猪投篮
  运动会马上就要开始了,小猪来到了篮球馆参加投篮比赛,看看它的篮球上有什么呀?篮筐里有什么?你们知道是什么意思吗?(先算出每个篮筐中算式的得数,将得数是8的篮筐和小猪的篮球用线连起来)通过多种游戏引导幼儿看图列出算式,学会用8的组成和分解计算8的加法,这里面需要注意的是好多幼儿把图连的像蜘蛛网一样的,再三强调的要求不能线乱在一起,一定要注意好线的走向,不然的话自己的都会搞不清楚。
  这节课下来,我也有几个点思考:
1、如何关提高老师上课提问的有效性,为什么问题总是要问过好几遍之后幼儿才能回答。
我的几点心得:
1、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提出问题,引导幼儿由浅入深地思考问题,并逐步加以解决,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问应体现层次性,发展性的原则,并根据幼儿的已有经验,分层提问,逐渐加深层次,体现有效教学促进幼儿的发展。如在“树叶分类”的数学活动中,教师先提问:“黄树叶和绿树叶想回家,怎么办?请你们帮助它们找到自己的家。”在幼儿按颜色分类的基础上再提出问题:“黄树叶家中,它们想按形状住在一起,你能帮他分一分吗?“幼儿根据问题按树叶形状完成了分类后。教师又提问:“你们能按树叶的大小再把树叶分一分吗?”于是幼儿又进行了第三次分类。通过教师层层设疑提问,使幼儿的每次的活动都有不同层次的目标,引发幼儿不断地尝试探索,不仅满足了不同层次幼儿的需求,又使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体现了学习的主动性。2、从活动入手,发展孩子的注意力。
2、数学来源于生活,与生活密切联系,知识水平的提问让幼儿回忆所学知识,在已有经验水平上探索发现,如在数学活动“认识时钟”中,教师出示没有针的钟面,问问幼儿:“请你们仔细观察一下,钟面上少了什么?”让幼儿回忆生活中见到的钟的主要特征,促使幼儿回忆、思维,让孩子把生活中的已有经验挖掘出来,调动孩子的已有经验。在此基础上,孩子能探索发现,提升经验,进一步了解三根针的意义。

小百科:加法是基本的四则运算之一,它是指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数、量合起来,变成一个数、量的计算。表达加法的符号为加号“+”。进行加法时以加号将各项连接起来。

【大班优秀数学教案《8的加法》含反思】相关文章:

•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数字宝宝找朋友》含反思

• 幼儿园大班教案《6的分解》含反思

•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种子排队》含反思

•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挑战一分钟》含反思

• 幼儿园大班数学课教案《我会看时钟》含反思

•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6的分合》含反思

• 幼儿园大班教案《挑战一分钟》含反思

•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找朋友》含反思

•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送小动物乘汽车》含反思

•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封闭式数数》含反思

• 幼儿园中班数学优质课教案《图形的乐趣》含反思

• 幼儿园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菊花要送给谁》含反思

THE END

相关资讯

中班美术:漂亮的房子
我的家(中班美工)
蔬菜印画(中班美术)
中班艺术教学活动:花轮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