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前评估]
在科学探究活动中,鼓励幼儿在玩耍中发现身边的科学,并尝试以萝卜等常见的农产品为实验材料进行探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积累探究方法。
当我问小朋友“你想设计什么样的陀螺”时,发现很多小朋友回答“圆的”。的确,在孩子们的印象中,不管是在电视上看到的,还是平时自己买的,陀螺的形状基本都是圆形的。于是我继续问孩子们:“为什么你们看到的都是圆形的陀螺?”“你能设计成其他形状吗?其他形状会旋转吗?”.有了这些问题,孩子们的操作欲望被大大激发。
第一个环节是让孩子回忆和交流生活中的轮转。教师引导孩子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发现旋转现象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从而引起孩子对旋转现象的兴趣,激发孩子玩陀螺的欲望。第二个环节是让孩子借助老师提供的材料,在老师的指导下,尝试用比较的方法去发现和分析问题。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孩子的操作和交流,调动孩子已有的认知经验,激活孩子的思维,从而发现一些影响陀螺转动的因素。第三个环节是活动延伸,因为影响陀螺旋转的因素很多,孩子在这个活动中只能找到其中的一部分。老师的提问可以激发孩子再次探索的欲望,拓展孩子的思维。
【活动目标】
1.体验陀螺旋转的乐趣。
2.用符号的方式记录探索过程和自己的发现。
3.感知陀螺转动的不同现象,掌握自主制作陀螺的方法。
【重难点分析】
重点:尽量独立使用材料做陀螺仪。
难点:探索,找出如何让陀螺转得快,耗时长。
【活动流程设计】
一.进口
直接展示陀螺仪的例子,激发孩子对“旋转现象”的联想
老师:说到“旋转”这个词,它让你想起了什么?能不能一个动作表现出来?生活中有哪些转折现象?这种旋转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1.展示陀螺,引出话题。
老师:我们发现生活中有很多旋转现象,有些会让我们的生活更方便,比如电风扇、洗衣机、微波炉。有些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快乐,比如陀螺玩具、故事磁带、游乐园转盘等等。
2.你认为这是什么?陀螺是中国人发明的,已经有4000年的历史了!我们的祖先真的很聪明,很牛逼!“你知道怎么玩陀螺吗?你想转动它吗?你看到哪种陀螺?
2.展开:独立探索,做一个旋转陀螺。
1.为孩子提供制作陀螺仪的材料,鼓励孩子尝试制作陀螺仪。
说明: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特别的资料。请试着做一个陀螺(制造过程中注意工具和材料的安全),试着让它转起来。你能做什么使陀螺转动?
注意陀螺的轴应该在哪里。并记录下来。
2.孩子尝试独立制作陀螺仪,老师巡视指导孩子做记录。
3.孩子自己转陀螺。
4.问题:你是怎么做的,你发现了什么?(重点引导幼儿发现,要把棉签插在圆萝卜片的中心,这样陀螺才能转得稳)
第三,动手实验,自主探索。
再做不同形状的陀螺仪,在观察对比中发现不同的现象,并记录交流。
怎么做才能让你的陀螺转的更稳?陀螺的轴应该在哪里?我们来试试吧!一定要做好观察记录!
2.幼儿操作,老师引导幼儿发现中间插有棉签的陀螺更容易转动。
3.交流分享。老师引导孩子发现牙签在上面的位置是一样的。
老师:
辅助问题:
(1)圆形萝卜陀螺上的小孔在哪里?三角形顶部的孔在哪里?
(2)旋转时在萝卜片中心插牙签和在萝卜片旁边插牙签做的两个陀螺有什么区别?
4.老师总结要素:原来陀螺的转动与牙签插入萝卜片的位置有关。
玩陀螺
老师: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玩陀螺。在玩陀螺之前,老师要问几个问题。
(1)陀螺旋转时,从上面看是什么样子?
(2)陀螺快速旋转后表面颜色会发生什么变化?
(3)陀螺快速旋转后,其形状发生了什么变化?
(4)在玻璃板、木板和毛巾上,哪一个转得更快,用的时间更长?我们可以猜测,并立即得到验证。
我们都带着问题玩陀螺。老师还在桌子上准备了毛巾、玻璃盘子和木板。再次转动陀螺,看看它用的时间更长,速度更快。准备好!玩陀螺要注意观察。
4.老师总结要素,帮助孩子整理收集到的信息。
(1)不同的接触面有不同的转速。
在玻璃板上的旋转时间更长、更快、更稳定。陀螺仪接触的材料不同,有的光滑有的粗糙,所以转速不同。
(2)陀螺快速旋转后表面颜色发生变化。
(3)陀螺旋转后,原本棱角分明的外形看上去呈圆形。
5.承上启下,引出任务。
师:我们玩过了会转动的陀螺,也知道了关于陀螺的一些知识。你们想不想自己做一个,(好的)。你想用什么材料制作陀螺?(纸板、塑料片、木头、铁片、橡皮泥、瓶盖、)我们用最快的速度制作一支简易的陀螺,并让它转动起来。
(二)转动比赛,发现问题
问题:怎样转的快,并且转的时间长。用水彩笔在萝卜片边缘上画一个红色圆点,作为记号。
1.师:大家都选择了形状一样的陀螺来参加比赛,现在请你找个好朋友比一比,看看谁做的陀螺转得稳。
2.幼儿找同伴进行比赛,教师观察指导,启发幼儿思考:为什么你的陀螺比他的陀螺转得稳(或不稳)?
3.师:现在你们陀螺上的棉签都插在萝卜片的中心,为什么有的小朋友的陀螺转得稳,有的小朋友的陀螺转得不稳呢?
(帮助幼儿发现有的陀螺的萝卜片插在牙签的上方,有的陀螺的萝卜片插在牙签的下方,大家在转动陀螺时用力方法也不一样。)
辅助性问题:
(1)看看比赛的两个小朋友的陀螺有什么不一样?
(引导幼儿发现一个小朋友的陀螺的萝卜片插在牙签中间,塑料片离桌面远:一个小朋友的陀螺的萝卜片插在牙签下方,离桌面近。)
(2)为什么同样一个陀螺有时转得稳,有时转得不稳呢?
4.教师总结要素:原来陀螺的转动和萝卜片在牙签上的位置有关系,也和转动的方法有关系。
活动延伸:
师:今天我们在做陀螺、玩陀螺时发现了这么多关于陀螺转动的秘密。这里还有水彩笔和彩色纸片,我们给陀螺画上彩色之后,转动起来有什么变化吗?有什么办法让这些陀螺转得更稳呢?我们可以到活动区去探索,相信一定会有新的发现。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大家一起玩陀螺】相关文章:
• 大班科学拓印
•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会变的月亮》教案
•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有趣的泡泡
•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蚕豆和豌豆
•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有趣的萝卜》
•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以前没有轮子
•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按数取物
•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有趣的转动
•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种子藏在哪里
• 中班科学活动:《我们的鸟类朋友》
• 动物怎样过冬(大班 科学)
• 小班科学:螳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