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案《防拐骗》包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安全主题教学活动,让孩子通过生活中的防拐走失案例,关注防拐走失,通过活动提高孩子的安全意识,学习一些防拐走失的基本知识和走失被拐后的自救方法。来看看幼儿园安全教案《防拐骗》包括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提高孩子的安全意识,
2.通过生活中的拐卖、走失案例,让孩子注意预防拐卖、走失。
3.了解一些基本的防拐防丢知识和被拐后的自救方法。
4.培养孩子动脑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考验孩子的反应能力,锻炼个人能力。
活动准备:
1.关于防拐防丢的ppt课件和场景视频。
2.请客座老师扮演陌生人。
活动过程:
一、情况导入:
1.老师组织孩子们去超市。走到超市门口,老师假装接电话,说有事要离开一会儿。告诉孩子们不要乱跑,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2.客串老师拿着糖果贴纸和玩具,扮演陌生人假装问路,说:嘿!孩子们,你们知道洪欣幼儿园在哪里吗?如果孩子用手指着老师,只给陌生人,那么陌生人应该请孩子帮忙带路,把陌生人送到洪欣幼儿园。
3.另一位客座老师把绑架演练现场录成视频,作为案例放在课堂上。
二、结合视频,讲述走失和被拐的故事。
老师:被拐卖的孩子,你觉得他们会在哪里?他们会怎么样?他们的父母有多难过?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该怎么办?
第三,结合图片向孩子介绍防拐防走失知识。
4.孩子们分享他们迷路的经历和解决方法。
动词(verb的缩写)摘要
告诉孩子记住自己的家庭住址,父母工作单位的全称和电话,告诉孩子在走失或被拐卖、绑架时报警或拨打110。
活动反思:
安全是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安全高于一切。为了加强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检验孩子的防拐意识,幼儿园专门开展了这次“防拐演练”,而在这次活动中,结果也让我震惊和难以置信。
本次“反拐演练”活动旨在提高孩子们的自我保护意识。我们无法向孩子解释这个活动是一次演练。我们会邀请各个阶层的家委会成员互相交叉做“坏人”,引诱孩子被“骗”,然后诱拐走。
听到这个活动的消息后,我和陈老师都信心满满,因为我们班都是大班的孩子,马上步入小学,在平时一天的活动中处处都是我们的安全教育。我们相信他们不会被拐,小班的孩子应该更常被拐。然而第二天活动开展的时候,结果却出乎我的意料。当时我和陈老师带着孩子在楼顶户外。这时,“坏人”来了。她拿着好吃的零食,对孩子们说:“你们过来,我这里有好吃的,你们过来吃”。孩子们犹豫了一下,她说:“你想去公园玩吗?我带你出去玩。”说完这话,我们班一半的孩子一拥而上。“坏人”让他们排队带他们下楼出幼儿园大门,顺利毫不费力地拐走了,我和陈老师都傻眼了。这是我们万万没想到的结果,陈老师的眼泪立刻流了下来。
在活动的最后,我们对孩子进行了一次深刻的安全教育,我们也在反思为什么我们的孩子容易被拐卖。我们平时也反复对他们进行安全教育,孩子为什么容易被骗。我总结了以下原因:
1.我们一直教育孩子不要跟着陌生人走,不要吃陌生人的食物,不要随便和陌生人玩,要有安全感。当有人向你求助时,你应该向父母求助,却忽视了对孩子的教育。即使在幼儿园,也会有陌生人。
2.当孩子遇到类似情况时,应该先征求老师的意见。如果老师不阻止她,她会是一个好人。你可以跟着她,有自己的辨别力,大声呼救,引起老师的注意。
3.没有人教孩子们记住父母的名字和电话号码。遇到危险,第一时间向警察叔叔求助,被教认识警察、政府、医院、银行、学校等常见单位。遇到危险时,他们还可以向里面的工作人员求助。
4.我们通常只教幼儿不要跟着陌生人走,不要吃陌生人的东西,但没有教幼儿如果不幸被拐不要惊慌和苦恼。他们要冷静下来,假装听陌生人说话,服从他们,让他们放松警惕,然后找准时机发出求救信号。
5.我们平时做很多口语教育,没有大量的实际模拟场景,没有让孩子亲身感受,也没有给孩子看这种视频,让孩子更直观的学习和感受。
这次活动后,我陷入了深刻的反思:安全无小事,我们需要时刻增强孩子们的安全意识,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让每一个孩子安全健康成长是我们共同的心愿!
百科:绑架意味着利用
欺骗手段弄走人或财。【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防拐骗》含反思】相关文章:
• 大班安全知识《保护自己的安全》含反思
•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安全标志作用大》含反思
•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中暑了怎么办》
• 幼儿园小班教案《睡个香香觉》
• 幼儿园大班教案《放风筝》含反思
• 幼儿园大班安全课教案《病从口入》含反思
•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消防安全知识》含反思
• 大班安全教案《消防安全知识我知道》含反思
•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防电安全》含反思
• 幼儿园大班教案《用电安全》含反思
• 幼儿园中班安全优质课教案《阳台上的安全》含反思
• 幼儿园小班教案《药丸不是糖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