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优质数学课教案《认识“”和“”》包含反思,适用于大班数学主题教学活动。让孩子大胆地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想法,锻炼思维的可逆性和灵活性,知道“& gt和“& lt,尽量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积极参加数学活动,增加自己对数学活动的兴趣。来看看幼儿园优质数学课教案《认识“”和“”》。
活动目标:
1.知道" >和“& lt并尝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大胆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想法,锻炼思维的可逆性和灵活性。
3.积极参加数学活动,增加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4.培养孩子的比较判断能力。
5.培养孩子理解数字的能力。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大转盘;两袋海洋球
每组一个操作板;1~10张数字卡每组一张;& gt或者& lt一手一个。
活动过程:
1.知道" >和“& lt并且比较两组之间的物体和图像的数量。
1.显示" >;"和“& lt来感知符号的形状,辨别开启方向。
孩子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两个符号。你觉得他们长什么样?这个符号的大嘴朝向哪里?这个怎么样?
2.展示两袋不同数量的海洋球,探索并找到大嘴的物体。
老师:先给我看大于号。这个标志的大嘴朝向哪里?然后看老师手里的两袋海洋球。哪个包多哪个包少?我应该把哪个袋子放在大嘴的一边?为什么呢?
老师:哦,大嘴巴喜欢很多东西,所以我们把大嘴巴在左边的这个符号叫做大于号。
老师:刚才那是大于数。这个叫什么名字?符号(小于号)的口朝向哪里?现在,你应该把老师手里的这袋海洋球放在哪里?为什么呢?(因为大嘴喜欢很多东西)我们把这个大嘴朝右的符号叫做小于符号。
3.多媒体呈现两组不同编号的图像。试着用“>”来表达或者“<。
老师:这里有两盘苹果。这个盘子的数量是多少?(更多)这个呢?(少)其中应该放哪个符号?(大于)哪个大于?(红色)我们请它下来看看吧。对了,那个大嘴巴朝左的叫什么名字?大嘴朝这边的量是多少?
老师:老师,这里有两把犁。你认为应该在它们之间放置什么符号?(小于)哪个小于?(黑)我们请它下来看看吧。是的,原来大嘴总是喜欢数字大的那一面。我们把这个朝右的大嘴巴叫做什么符号?大嘴喜欢多少东西?(许多)
4.试着用身体姿势来表达和“& lt。
老师:现在,老师想让孩子们用身体姿势展示大于号。快点,立正。让我们先做大于号。它的大嘴朝向哪里?(左)真的很好。现在让我们学习小于号。大家真的很喜欢。
第二,比较这两个数字,理解“>”的含义和“& lt。
1.游戏:输入《小熊10元超市》,得到1到10的整数。
老师,小雄用10元钱经营一家超市。我们去看看吧。超市里的数字是多少?12345678910
2.比较第一个集装箱上的两种货物的价格,并学习使用“>”或者“<没错。
走进超市,商品琳琅满目。让我们看看第一个架子。饮料多少钱?巧克力多少钱?你认为应该用什么符号?为什么呢?
老师:闹钟和帽子之间应该用什么符号?等等。
3.通过比较,我们找到了" > "之间的共同点和“& lt,而且开口总是朝着大数。
最后,你看,那些比牌子大的和比牌子小的大嘴,总是面对着什么样的数字?
4.主题板的多媒体演示。孩子们可以举着符号板练习。
老师:现在老师要考你了,1到4之间的那个?我应该在房间里放什么标志?1小于4。这个等式成立吗?那老师现在就考你。8和2之间应该放什么符号?请轻轻地从口袋里拿出一个符号来表示。你拿着什么符号?在这里,看看,对不对?3和7呢?我应该用什么符号?当看到孩子们为他们找到座位时,象征婴儿高兴地跳起舞来。
5.改变符号开启的方向,探索如何让不等式成立。
按B,啊,现在符号宝宝怎么了?(转身)那我们看看这个等式是否还成立。1大于4,对吗?没有,我该怎么办?在后面以此类推。
总结:当符号发生变化时,两边的数字也要随之变化。现在请把宝贝这个符号放在你的口袋里。
第三,猜测商品价格,感知10以内的数字集合。
1.分组讨论第二个集装箱上货物的价格。
"3>?"、"5>?"、"7>?"(拿一块黑板,写下方程式)
我忘了这支铅笔的价格。你能猜出这个吗?它是多少美元?1块钱,为什么?
?除了1元还有几元?(幼儿边说老师边写)现在老师要考考你,椅子后面有块题板,请你拿出来,然后请你在橘黄色的椭圆形里贴上相应的数。做好以后给你的爸爸妈妈检查一下,音乐一停就都要回来了。
验证:看下对吗?不对马上改过来
2、观察三组数的集合,寻找数字大小与小于其的数字多少的规律。
小结:数字越大,比她小的数字也就越多。
四、游戏:《礼物大放送》,尝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使用大转盘转出一个数,小于8者胜出,得礼物一份。
2、可以使用大转盘转出多个数,得数相加小于8者胜出,可得相对应的多份礼物。
活动反思:
认识“大于”、“小于”,本次活动的主要目标是:认识并理解“>”“<”,学习用“>”“<”表示两个的数量关系;能用语言表述操作结果。本次数学活动适合大班上学期进行,引导幼儿集体认识大于、小于、符号,接着是出示图卡进行集体练习,此环节进行时间较长;第一个环节是认识大于号和小于号,并出示卡片加以练习。
第二个环节是幼儿分组活动,教师出示“看图片填数字”的游戏卡,请幼儿完成,集体检查。第三个环节是抽卡片做图形的游戏。请2个幼儿上来抽取卡片各一张。然后在请个幼儿根据两边的数字做出相应的符号,用身体来演示。这节数学活动目标基本上达成了,在活动中出现了一点问题分别为:“为什么用小于号呢?”可以改成为“为什么是小于号?”教师的指导应该使符号存在于教学之中,不可脱离,应该先强调数学关系后再学习用符号表示数字之间的关系。我通过这节活动想到了自己的常规数学课中也存在一些困惑:
1、幼儿由于个体差导,出现个别幼儿孤立活动,不愿与同伴交流,任我如何鼓励也无济于事,该如何处理?如何激发这些孩子们对数学课的兴趣?
2、幼儿园数学课的教师用语在课前非常值得揣摩,怎么提问、怎样总结与评价都值得推敲;
3、在活动中是应让幼儿带着问题去学习数学概念,还是让他们在自己尝试中发现问题?如果他们不能从中自己发现问题,我们该如何办?
4、操作材料的准备需要教师做深入思考,是分组还是整体,怎样记录幼儿的操作结果?等等。
小百科:认识是人脑反映客观事物的特性与联系、并揭露事物对人的意义与作用的思维活动。
【幼儿园大班数学优质课教案《认识“&amp;gt;”和“&amp;lt;” 》含反思】相关文章:
• 幼儿园中班教案《找座位》含反思
• 幼儿园大班教案《认识整点和半点》含反思
• 幼儿园中班教案《按物取数》含反思
•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10以内数的守恒》含反思
• 幼儿园中班教案《认识5以内的相邻数》含反思
• 幼儿园小班教案《朋友多》
• 幼儿园小班下学期数学教案《分椅子》
•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8的加减法》含反思
• 中班数学优质课教案《按数取物》含反思
• 大班数学教案《去迪士尼乐园》含反思
• 幼儿园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有趣的测量》含反思
• 小班优质数学教案《红房子里住着谁》含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