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相邻数》带反思适用于大班数学主题教学活动。让孩子知道相邻数的概念,掌握10以内的数的相邻数,通过讲故事、演故事激发孩子对数学的兴趣,通过一个或几个相邻数的关系来理解和讲述。来看看幼儿园大班《相邻数》带反思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讲故事和表演故事来激发孩子对数学的兴趣。
2.知道邻数的概念,掌握每个数的邻数在10以内。
3.理解并能够说出相邻数之间的或多或少1的关系。
4.开发孩子思维的灵活性。
5.邻数的初步知识。
6.培养孩子的观察分析能力。 重点难点
1.知道邻数的概念,掌握每个数的邻数在10以内。
2.理解并能够说出相邻数之间的或多或少1的关系。 活动准备
1、1-10数字卡套装。
2.你已经学会了10以内的数字。
3.儿童操作材料一套。 活动过程
首先,开始部分:
孩子说说,对“邻居”关系有了初步认识。
老师:我们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座位。那谁坐你旁边?
孩子们:告诉我你们的邻居是谁。幼儿理解什么是邻居。
二、基础部分:
1.老师讲故事“发现问题。
(1)熊猫说6号有两个邻居。他们是谁?小猴子的家应该是哪一天?他的邻居是谁?
(2)熊说他家是9号的邻居,9号的邻居是谁?
(3)熊的家不是8号,应该是几号?
2.帮助数码宝宝找到邻居。
(1),请比我多讲1个(少讲1个)。“孩子,我问你,1比2多多少?小于2小于1是多少?”。
(2)然后往下数,直到数字10。
3.儿童运算:总结和评价儿童运算的结果,理解并说出大于或小于1的相邻数之间的关系。
(1),“你为1找到了哪两个相邻的数?为什么0是1的邻数,2是1的邻数?”引导幼儿用大于一或小于一的方法说出相邻数字之间的关系。
(2)用玩具帮助孩子理解相邻数之间多于一个数和少于一个数的关系。“你能找出一个比二大一的数字吗?多少钱?你能把一个小于2的数乘以1吗?多少钱?”依次找出比3、4、5、6、7、8、9、10多1或少1的数字,引导幼儿依次谈论3、4、5、6、7、8、9、10的相邻数字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三。结尾部分:
巩固对游戏中相邻数字的理解。
游戏:(1)给每个孩子一张1-10的数字卡片,“让他们找出桌子上邻居的相应数字,同桌互相交流讨论,看谁能快速找到卡片上的邻居。 教学反思
1.活动10中相邻的数字是教学的第一个课时。在设计过程中,我充分结合孩子对动物的喜爱,帮助小动物的房子编门牌引出话题,让孩子为孩子找邻居。小孩子对找邻居很感兴趣,一下子就给小动物找了两个邻居。
2.在学习10以内的相邻数时,我结合大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将游戏融入到教学中。结合生活中的邻数关系,将邻数的概念渗透其中,提高孩子学习邻数的兴趣。
3.在活动过程中,让孩子给宝宝找邻居的过程中,我从具体的‘物’变成了抽象的‘数’,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让孩子在主动探究中掌握‘邻居’的关系。
4.最后,用手数宝宝,可以最大程度的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更有利于幼儿掌握知识,实现目标。
百科:相邻数是数学名词,指按从小到大顺序排列的自然数中,一个数前后两个相邻的数是该数的相邻数。
【幼儿园大班教案《相邻数》带反思】相关文章: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整体与部分》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图形宝宝找朋友》带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010
幼儿园小班教案《圆形和三角形》
幼儿园中班下学期数学教案《圆柱体》包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方位》带反思
幼儿园小班教案《比较厚薄》带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10的分解》带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有趣的图形》带反思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我家有几口》包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好玩的扑克牌》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