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超市购物认识硬币》带反思适合大班的数学主题教学活动,让孩子在购物时掌握不同的支付方式,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认识一角、一角、1元的硬币,以及它们的换算关系,感受购物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来看看幼儿园带反思的教案《超市购物认识硬币》。
活动目标
1.知道一角、一角、1元的硬币,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购物时掌握不同的支付方式,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感受购物的快乐,体验成功的喜悦。
4.发展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5.对参加数学活动感兴趣。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
(1)活动前,让孩子初步了解人民币,体验“超市购物”。
(2)孩子认识汉字“叫”。
2.材料准备:
(1)布置“超市”,货架上摆放各种实物,并标明价格。
(2)装有10个一角硬币、2个一角硬币和1个1元硬币的盒子,每个孩子一个。
(3)四块支付方式展示板。
(4)直观演示一角、一角、一元硬币之间换算关系的课件。
(5)孩子要有储蓄卡。 活动过程
1.认识硬币的导入活动
(1)让孩子感知和发现硬币的特性。
老师:“今天,老师给孩子们带了礼物。请轻轻地打开盒子,看看里面是什么。”(孩子打开盒子。)
老师:“哇,好多硬币啊!孩子们,你们看,这里有多少硬币?”(1,5,1元。)
“好,现在请给孩子们盖上盒子,老师来考考你们。”
(2)展示1角课件。
老师:“看,孩子们,这个硬币多少钱?”(1角度。)
“你怎么知道是一毛钱?”引导孩子观察硬币上的标志。
老师总结:对,上面写着“10美分”,就是10美分的意思。
同理,分别展示5角和1元的课件,让孩子知道。
总结:50美分的硬币是金色的,上面写着50美分;最大的硬币是1元的硬币,上面写着1元。
游戏:拿硬币
老师:“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取硬币的游戏:老师告诉我们硬币有多少钱,让孩子们快速地把硬币举起来,看谁能举得又快又准。”
老师发出命令:“请举起一角硬币(5分,1元)。”孩子拿相应的硬币。
老师:“孩子很棒!我们今天这么多钱,要不要去超市买东西?”(是的。)
“孩子们去超市购物时,应该先看看货架上的商品和价格,然后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并在收银台付款。”“老师先让孩子们把钱箱拿到1号货架去购物。”
点评:这个环节的设计意图是让孩子梳理已有的经验。孩子在活动前对硬币有一个粗浅的认识。活动中,老师们借助实物和游戏,从1角、5角和1元硬币最明显的特征入手,引导孩子们准确认识1角、5角和1元硬币,体现了活动的趣味性。
2.幼儿第一次购物时,探索一角、一角和1元毛币之间的换算关系。
小朋友拿着钱箱到超市1号货架挑选产品(老师设计的每个产品50美分或1元美金),到收银台付款。(收银员就是老师:展示孩子如何付款,孩子只有正确付款才能拿走商品。)
专心梳理经验,知道硬币之间的换算关系。
问题:“谁想告诉我你买了什么?多少钱?你怎么付钱的?”
孩子说出两种支付50美分的方式:用一个50美分支付;用五个一角硬币付款。
总结:“这些孩子买的都是五毛钱。有的孩子用一毛钱交,有的用五毛钱交。”
出示课件,梳理:“五个一角硬币合起来是五毛钱,一个一角是五毛钱。
问题:“谁买了1元起的东西?你怎么付钱的?”
小朋友讲述1元钱的不同支付方式:“我用1元钱买了一个XXX,用1元钱的硬币支付。”“用十个一角硬币付账。”"用两个一角硬币付账。""用五个一角和一个一角的硬币付账."
展示课件,整理1元硬币之间的换算关系:两个50分的硬币放在一起就是1元硬币;十个一角硬币合在一起是1元钱;五角和一角也是1元钱。
老师:“原来硬币里藏着这么多秘密。刚才我们1块钱只买了5毛钱的商品。超市里还有许多不同价格的其他商品。你想买吗?购物时,请仔细看价格标签,想想如何付款更容易。好了,请拿着钱箱去购物吧!”
评论:老师年轻。
儿认识了1角、5角、1元三种硬币的基础上,给幼儿提供了亲身购物的机会,进一步探索1角、5角、1元三种硬币之间的换算关系。每个幼儿都只有在付钱正确的情况下才能买到商品。幼儿必须先观察商品的价格,然后思考该如伺正确付钱,并将付钱方法粘贴在展板上,最后通过课件梳理幼儿经验,为下一环节做铺垫。幼儿第二次购物,发现多种付钱方法幼儿到超市选商品,教师观察。收银员由老师担任,展示幼儿付钱方法。
集中讨论,梳理多种付钱方法。
师提问:“你买的是什么?多少钱?你是怎样付钱的?”(幼儿边讲,教师边演示课件。)
(1)6角钱的商品的两种付钱方式:用6个1角的硬币来付钱;用1个5角和1个1角合起来也是6角,这种付钱方法只用了2个硬币,简便多了。
(2)8角钱的咪咪虾条付钱方式:(教案出自:屈.老师教案网.)用了8个1角来付钱;用1个5角的硬币和3个1角的硬币合起来也是8角钱。
(3)如果我买的东西是1元,请小朋友帮我想想怎样用1元、5角或者1角的硬币来付钱呢?”
小结:可以直接用1元的硬币来付,也可以用2个5角的硬币来付,因为他们合起来是1元,还可以用10个1角来付。还可以用1个5角和5个1角来付。”
师:“原来同样的价钱可以有多种付钱方法。”(请小朋友将商品放进桌子底下的篮子里。)
评析:这一环节教师巧妙设计,让幼儿在一次次购物游戏中发现多种付钱方法,既拓展了幼儿思维,又进一步感受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充分体现幼儿在活动中探究学习、发现学习的特色。
4.第三次购物,巩固幼儿经验,体验成功的喜悦
(1)师:“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准备了一样神秘的礼物——存钱卡(出示存钱卡)。这回要请小朋友将你的付钱方法存在存钱卡里。去超市购物时,请小朋友选一样自己喜欢的商品,看看多少钱,然后回到座位上,将你的付钱方法粘在银行卡的背面。
(2)幼儿自由购物,将付钱方法黏贴在存钱卡上。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介绍自己的付钱方法。
5.分享商品,结束活动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1角、5角、1元的硬币,学会了不同的付钱方法,到超市里买了这么多的商品,真开心!今天也来了这么多的客人老师,我们请她们一起来品尝我们购买的商品好吗?请小朋友把自己购买的商品送与客人老师一起分享吧。”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始终贯穿“超市购物”这一主线,以游戏的形式引导幼儿在不断的超市购物中认识1角、5角、1元的硬币。从认识硬币到探索1角、5角、1元硬币之间的换算关系,再引导幼儿发现多种付钱方法,层层深入。活动过程中充分调动幼儿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
小百科:硬币是用金属铸造的货币。在我国已有几千年历史,最早的金属铸币是商代的宝德铜贝,距今已3000多年。
【幼儿园大班教案《超市购物认识硬币》含反思】相关文章:
• 认识颜色(数学)
• 幼儿园小班教案《各种各样的饼干》含反思
• 大班数学教案《金牌送货员》含反思
•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有趣的立方体》含反思
• 幼儿园大班教案《类型题》含反思
• 幼儿园中班教案《6的认识》
• 中班上学期数学教案《让小狗回家》含反思
• 幼儿园大班教案《蔬菜馆》含反思
• 幼儿园小班教案《宝宝送物品》含反思
• 幼儿园大班教案《各行各业的人》含反思
• 幼儿园小班教案《认识里外》含反思
• 幼儿园中班数学游戏活动教案《左邻右舍》含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