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反思的中班教案《比高矮》适用于中班数学主题教学活动,让孩子认真参与活动,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学会正确的高矮方法,利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物体高矮,发展视觉能力和判断力。带着反思来看看幼儿园中班教案《比高矮》。
活动目标
1.学会正确的变高变矮的方法,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物体来变高变矮。
2.能够认真参加活动,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3.发展视觉能力和判断力。
4.乐于探索,乐于交流,乐于分享。 活动准备
1、《我的数学》 P11,
2.三顶不同高度的帽子。
3.一个大广场。 活动过程
1.玩比身高矮的游戏。
(1)两个孩子上台引导孩子观察。
这是谁?让他们都站在这片平地上。我们来看看这两个孩子谁高。谁比谁矮?
(2)邀请另一个孩子上台,引导孩子进行比较。
又来了一个孩子。我还让他站在这块平地上,站在两个孩子中间。这里有三个孩子:1岁、2岁和3岁。看哪个孩子比她高?哪个孩子比谁矮?(原来他们要比较才会知道自己的身高。)
(3)让一个孩子站在一个大正方形上,与另外两个孩子进行比较。现在谁高谁矮?
(4)让孩子观察并仔细思考:谁最高?谁最矮?为什么?想想高的比矮的,怎么才是最公平的?
2.再努力高一点比矮一点:把孩子分成几组,每组四到五个人。孩子们练习高比矮,按照高到矮(或矮到高)的顺序排好队。
3.请三个不同身高的小朋友,戴不同高度的帽子,请其他小朋友比较。告诉我哪个帽子高,哪个帽子矮,怎么样?
(1)让孩子脱下帽子,放在桌子上比较。
(2)和孩子讨论身高比较的方法:要比较的物体必须都放在同一个面上,也就是说都在桌面上或者地面上,这些地方必须是平的。
4.做练习:《我的数学》 P11,比较谁的帽子高,谁的帽子矮。在高帽子上打勾,在矮帽子上画一个小三角形。之后评论孩子做操的情况。
5.孩子,你想比别人高吗?那我们要做什么?孩子们被鼓励多吃蔬菜,少吃零食,多做运动来长高。) 反思:这个活动的重点是通过三个活动让孩子感知物体的高度,相对来说有高有低;学会使用高的,矮的,更高的,更矮的,最高的,最矮的等单词。并了解身高与物体高度的相对关系;尽量把物体从高到低或者从低到高按顺序排列。
百科:身高最初是一个物理空间的概念。作为一个物理空间的概念,“高度”的含义比较简单,是指从地面或基准面向上到某处的距离。
【幼儿园中班教案《比高矮》带反思】相关文章:
幼儿园大班教案《平均分配》包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游戏活动教案《生活中的三角形》带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会变的数卡》
幼儿园小班教案《认识圆形正方形》包含反思
幼儿园公开课数学教案《与数字做朋友》包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学测量》包含反思
幼儿园数学教案《认识123》带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归类整理》
幼儿园中班优秀数学教案《轮船开来了》
幼儿园大班教案《公主殿下来的那天》包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苹果丰收》包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找邻居》包含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