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介绍:
花草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植物,是我们的好朋友。这项艺术活动是在幼儿了解春天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进行的,让幼儿通过手中的画笔,学会用色块表现树木的基本特征。大胆表达对春木的认识,丰富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表现美和创造美的兴趣。
教学目标:
1.学会用色块表示树林,试着把笔侧过来直接画出形状。
2.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整理成前后遮阳的美丽森林。
3.懂得节约资源的道理,懂得利用自己的智慧变废为宝的好处。
教材内容和难点:
要点:学习如何用色块作画,上色时巩固遮挡关系。
难点:如何让孩子掌握如何用色块画树,初步画出树林间的前后遮挡关系。
准备工作:
伍兹的课件,老师的模型画,各种色块,彩色树,油画棒。
孩子知道各种树的形态特征,会画树。老师可以很快画出一些不同的树。
设计构思
对于小孩子来说,到处都可以看到短小的旧蜡笔头。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幼儿养成了不懂得节约资源的坏习惯。为了帮助他们纠正这种错误观念,我设计了这个活动。但在活动中,我并没有一味地强调‘节约’,而是试图通过‘变废为宝’的方式,把我想传递的信息渗透给孩子们,让孩子们更感兴趣,更容易接受。
设计理念:
这项活动的重点是树林的色彩。甚至,我第一次为了让孩子更好的表现色彩,让孩子尝试放弃勾勒的步骤,这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在很多活动中,我也发现孩子们喜欢新事物,愿意尝试新事物,而这次活动给他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
教学过程:
首先,感受一下新的绘画技巧。
老师:今天老师带了几盒蜡笔,但是我们发现这盒蜡笔太旧了,变得很短。我们应该把它们扔掉吗?请不要。今天鲁老师就来教大家如何变废为宝。
老师:如果蜡笔太短,不能竖直拿稳,我们试试把它平放,看能不能画出来。效果一定很特别。选择你喜欢的颜色。现在让我们在一张小纸上试一试。
(老师先示范,孩子先练习)
老师:老师也知道,以前我们都是在外面画轮廓,然后在里面涂颜色,就像我现在画的这棵树。
老师:但是今天,我们不画轮廓,而是放下笔,画一棵树的形状。
(老师教学示范,小朋友练习2)
老师:你看,这棵树画成这样是不是很特别?
第二,感受树林。
老师:今天,我们将用这种特殊的方法来画树林。我们要画什么?
伍兹。
老师:什么是森林?
杨:那里有很多树。
老师:老师,这里有一些树林的照片。让我们看一看。树林里的树都一样吗?(PPT图)
老师:树林里的树颜色和形状都不一样。它们有什么颜色和形状?(根据小朋友的回答展示教具)
第三,遮挡关系的解释
老师:刚才,我们的孩子已经学会了用这种特殊的方法画一棵树,但如果我想画出这样一个色彩鲜艳、形状各异的森林,我该怎么办呢?
老师:老师,有很多树是用今天的方法画出来的。我让一个孩子想办法把一片森林补起来(出示教具,个别孩子可以操作)。
老师:通过拼贴,我们很容易看出,在一片森林中,有的树在前面,有的树在后面。为什么?
年轻:咬合关系,大小等。
老师:那你怎么画这个关系?
老师:首先老师在纸上画一棵树,让一个小朋友在他身后画一棵树(画一半)。前后树颜色一样(差距)怎么办?
第四,幼儿小组操作练习。
老师:我觉得很多孩子坐不住了,想试试这种新方法。好,现在让我们画一个美丽的森林。
动词(verb的缩写)作品展览
不及物动词教师总结
老师:这么漂亮的一幅树林的画,是用我们本来想扔掉的短蜡笔画的。其实只要我们多动脑筋,就可以变废为宝!
教学反思:
对森林随想曲活动的思考
活动前采取了几个策略:策略一:活动前的社会实践活动——‘捡树叶’,主要考虑孩子知识经验的建构。孩子们在实践中观察小树林里各种颜色的叶子和不同形状的树。他们有了情感体验,充分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为活动做了铺垫,让孩子们有话可说。策略二:重难点前面——色块画法和遮挡关系。我们还在艺术区设置了‘彩叶’,通过对实物和实例的欣赏,丰富了孩子们对颜色的感知,如:对好朋友颜色的认识——对相似颜色的认识。通过孩子的欣赏,帮助孩子理解色块画。通过对活动的梳理,我对美术活动教学有了更多的思考。
一是进口活动更加精彩。
在我们平时的美术活动中,很多都是用PPT、图片欣赏、场景介绍、对话介绍来激发孩子的参与热情。其实我们可以拓宽思路,采取更多的形式。比如以视频的形式,让孩子观察春天的景色,发现春天的色彩;使用特写形状
式,欣赏不同形态的树。即帮助幼儿发现秋天色彩的丰富性,感受春天的美;发现树的独特性,又建构了幼儿的知识经验,为幼儿活动做准备。二、精彩评价显特色。
活动的评价是提升幼儿经验,在相互的学习中获得提高。在评价活动中,我们会先请孩子们欣赏朋友的作品,然后说说自己喜欢的作品及理由。教师主要引导幼儿针对活动目标进行讲述。我的提问是:"你喜欢哪幅画?喜欢它的什么?","哪棵树最美?美在哪里?"。在反复的实践中,我发现教师提问的语言要更精炼,更有针对性。这个活动可以设计三个不同纬度的问题。如:"树漂亮吗?有哪些颜色?"、"哪些树最特别?"、"哪些树林最美?"让孩子有针对性的围绕颜色、形状、布局三方面讲述,帮助幼儿经验的提炼和积累。
三、教学细节待提高。
在教学细节上我也考虑地不够周到:教师在黑板示范画时,也没有站在幼儿的角度上审视一下:黑板颜色太深,粉笔颜色太浅,许多孩子都看不清。
有人说:"有行为,就有反思;有反思,就有改进;有改进,就有提高",通过这一堂课的教学,我积极地作了反思,在今后的美术活动中我将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吃透教材,活动设计更开放,让孩子有更多的自我表现的机会;同时在范例的准备上照顾到不同能力孩子的需求,特别是能力强的孩子。让美术活动"活"起来。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春天的树林】相关文章:
•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环保购物袋
• 美术欣赏:奔马
•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会捉迷藏的小雪花
•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飞舞的蒲公英
•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教案:走进夏天(夏天的服装)
•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有趣的滑雪运动》
• 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绘画《春天的秘密》
• 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弹簧鱼
• 中班美术教案:蔬菜印画
•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彩色花环
• 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教案《我的小手》
• [美术教案]弟弟妹妹看彩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