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反思的中班教案《十个小矮人》适用于中班音乐主题教学活动。让幼儿训练手指动作的协调性,使其根据歌词内容做出相应的动作,引导幼儿感知并运用肢体语言表达4/4拍的节奏,引导幼儿感知并展示滑稽可爱的音乐形象,体验参与集体活动的乐趣。带着反思来看看幼儿园中班教案《十个小矮人》。
活动目标:
1.引导孩子感知并运用肢体语言表达4/4拍的节奏。
2.训练孩子手指动作的协调性,让他们根据歌词内容做出相应的动作。
3.引导孩子感知和展示滑稽可爱的音乐形象,体验参与集体活动的乐趣。
4.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
5.引导孩子仔细观察画面,积累想象力。活动准备:
音乐《郊游》,音乐动画《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不同形状的小矮人图片,音乐《森林的早晨》,森林背景,小矮人手套,歌曲和音乐。
孩子的经历:我们班的孩子从小班开始全面开展音乐活动。儿童的节奏训练,对音乐的感知和表达,基本动作,模仿动作,简单舞蹈都有一定的基础。活动过程实录:
一、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孩子进行节奏训练。
1.老师带孩子去大森林玩;
老师:“小朋友,今天阳光明媚。老师会带你一起去大森林玩吗?”(好)“那我们走吧!”播放《郊游》的音乐,老师和小朋友会有节奏的进入活动室。
(通过活动情境的设置,吸引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和热情。随着音乐,孩子们自由地做着动作,他们很乐意和老师一起做节奏。)
2.来到大森林,老师引导幼儿感知音乐之美:
老师:“小朋友,大森林多美啊。现在,请闭上眼睛,听着优美的音乐,感觉自己变成了一草一花一树。你在清晨醒来,舒展自己,一点一点长大,呼吸着新鲜的空气,随着微风起舞。"播放《森林早晨》音乐,根据孩子对音乐的理解,引导孩子用肢体语言表达对音乐的感知。
孩子们陶醉在音乐中,有的像鸟儿一样缓缓飞翔,有的把自己比作草和花,左右摇摆。
有小朋友说:“老师,我是大熊,我从冬眠中醒来了。”他们做熊的动作非常笨拙。有的蹲在地上,像风中的草一样摇摆,有的站起来,来回摇摆,搭出一棵大树。一些孩子穿梭在孩子们中间。老师悄悄地问他在做什么。他说:“我是个孩子,我在大森林里玩!”有孩子一直蹲在地上,悄悄跟老师说:“音乐好听,我睡着了!”
孩子们沉浸在优美的音乐中,自然表现了他们对音乐的感知,充分展示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老师:“小动物们也来欢迎孩子们了。请大家听着音乐,想想哪个小动物来了?”请听音乐,跟着节奏展示小动物的动作。
(孩子在这个环节可以更好的表达自我意识,可以随着音乐的节拍做出各种小动物的行走姿势,各具特色,很好的把握了音乐的节奏。)
3.老师:“小朋友,你知道小动物怎么叫吗?”请用尖叫、拍手、拍腿、跺脚来表现4/4拍节奏的时间值。
(通过听、说谁来了,小动物叫什么名字,引导幼儿初步感知4/4拍的节奏,并通过肢体语言表现出来。孩子坐在小椅子上,用身体的各个部位来表达节奏的时间价值。这种活动使孩子在运动中得到休息,体现了动与静的交替。)
二、感受矮子滑稽可爱的形象,用肢体语言创造性地表现出来。
1.老师讲《白雪公主和小矮人》的故事,吸引孩子对小矮人的兴趣。
孩子们都认真听老师讲故事。
2.让孩子们告诉我们你想象中的侏儒长什么样?
孩子们可以自由表达他们的想象力。有小朋友说:“小矮人长胡子!”有小朋友说:“小矮人很矮!”另一个孩子说:“小矮人很老了,走得很慢”。
(在这个环节中,孩子们大胆地用语言表达了自己对侏儒形象的理解。孩子们描述后,很自然地表达了侏儒的形象。气氛热烈,孩子们表现出强烈的欲望。)
3.播放动画音乐《白雪公主和小矮人》。要求幼儿感知欢快的音乐,观察活泼、滑稽、可爱的小矮人形象,并跟着音乐用动作表现小矮人的形象。
老师:“小矮人有哪些动作很可爱很搞笑?请做他们。”(孩子们跟着音乐)
(孩子们可以通过感知和表现小矮人滑稽可爱的形象,培养他们美好的情感体验,感受音乐活动的快乐。孩子们看到动画后都很兴奋,都起来模仿小矮人的各种动作。有些孩子甚至自己创造新的动作,互相交流,这充分体现了孩子们积极探索的意识和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第三,学习节奏,训练孩子手指的协调性,能够根据歌词做相应的动作。
1.老师:“孩子们,请猜一猜,会有多少个小矮人?”
老师展示了一个漂亮的盒子,把手伸进去戴上了有十个小矮人的手套,并演示了节奏《十个小矮人》,引导孩子们在理解歌词的基础上掌握1~10的顺序。
(隔着彩盒和矮人手套的戒指。
节,吸引幼儿尽快的理解歌词及动作,及参加律动活动的兴趣。当老师告诉小朋友彩盒里会有秘密时,孩子们都瞪大了眼睛,静静地而且紧张的看着老师,当老师戴上手套展示给幼儿看时,孩子们都很兴奋,并能自然的伸出手和老师的十个小矮人做动作。)2、幼儿听音乐学律动。在教师的带领下,幼儿按歌词从1~10的顺序作相应的手指动作。
(律动说明:两手握拳于胸前,手心向外,从右手小拇指开始数数,数到几便伸直几个手指,当唱到“小矮人”时,伸出的手指随音乐弯曲、伸直,然后接着数)。
3、请幼儿到前边表演律动。
孩子们都很积极主动的响应老师的提议,到前边表演的小朋友都把自己对小矮人独特的理解比较好的表现了出来,气氛很热烈。
4、活动熟悉了,教师要求幼儿闭上眼睛做,使想象和动作统一起来,体会其中的形象。
(在这一个环节中,孩子们始终能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和老师一起学习律动,都很认真,而且根据老师要求的难度逐渐加大,孩子们参与的兴趣也更加浓厚。)
四、幼儿玩儿游戏《白雪公主和小矮人》
1、引导幼儿理解小矮人帮助了白雪公主,自己也很快乐!培养幼儿助人为乐的好品格。
2、老师讲解游戏规则:幼儿扮作小矮人去救白雪公主,救回后大家在一起快乐的跳舞。
3、幼儿玩游戏2—3遍。老师引导幼儿根据音乐创编舞蹈动作。
(通过游戏,使幼儿体验参与集体活动的兴趣,并通过本次活动了解帮助别人自己也很快乐,培养幼儿乐于助人的品格。孩子们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把自己变成小矮人,融入到游戏之中去,体验到了救白雪公主的紧张与胜利后的快乐,也感受到了帮助别人的快乐。)
五、活动结束。
活动延伸:
1、在日常生活教育中,幼儿听教师讲故事《白雪公主》。
2、在活动区活动时,可跟着《十个小矮人》的音乐节奏,用筷子进行敲打乐器的练习。
教学反思:
纲要指出:“要在艺术活动中激发情趣,体验审美愉悦和创造的快乐,体现自我表现和创造的成就感。”
1、在教学设计上,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本班孩子的实际水平,我采用了用情境及游戏的方法提高幼儿参与的兴趣和积极性。
2、在环节的衔接上流畅自然,将激发幼儿兴趣贯穿于活动的始终。使幼儿一直处于快乐及主动学习探索的状态。
3、在活动中注意了幼儿学习的集体活动、小组活动、个别活动相结合的活动方式,注意了幼儿学习过程中的动静交替,不会使幼儿感到疲劳。
4、在活动中注意了幼儿想象力及创造力的培养,鼓励孩子的点滴进步,使幼儿产生自信心和成就感,对今后活动的参与起到较好的作用。
5、在活动的结束阶段把孩子的兴趣引向自我欣赏和获得满足感,从而把兴趣延伸到对新的艺术活动的需求和期待。
在活动中幼儿活动兴趣浓厚,能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中,体现了主动探索的意识,达到预期的活动目标。
小百科:矮,汉语常用字,读作ǎi,最早见于秦代小篆,其本义是身材短。
【幼儿园中班教案《十个小矮人》含反思】相关文章:
•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两只小象》含反思
• 大班音乐活动教案《小海军》含反思
•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画地球》含反思
• 幼儿园小班优质音乐课教案《我的好妈妈》含反思
•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案《我是小木匠》含反思
•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开火车》含反思
• 幼儿园中班儿歌教案《爱我你就抱抱我》含反思
• 幼儿园中班教案《啤酒桶波尔卡》含反思
• 幼儿园小班教案《字母歌》
• 幼儿园中班音乐律动教案《火车快快飞活动》含反思
• 大班音乐教案《赛马》含反思
• 幼儿园小班音乐打击乐教案《大象和小蚊子》含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