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语文活动教案《马拉松》适用于班级语文教学活动,让孩子大胆表达,培养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故事,让孩子了解关于“马拉松”比赛的故事,理解故事的主旨,培养孩子“重在参与”的体育精神,以及耐力和意志力。来看看幼儿园的班级语文活动教案《马拉松》。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让孩子了解关于“马拉松”比赛的故事,理解故事的主旨。
2.鼓励孩子大胆表达,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孩子“重在参与”的体育精神,以及耐力和意志力。
4.能够分析故事,培养想象力。
5.愿意和同伴一起思考表演,激发两人一起表演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关于《马拉松》故事的连载图。
2.孩子们已经了解了奥运会的一些项目。 活动过程:
1.故事欣赏老师带着感情讲故事。其中,对于故事中一些难以理解的专有词汇和概念,老师可以给予适当的解释。借助儿童漫画书理解故事。2.在孩子熟悉故事的基础上,围绕“奥运精神”,鼓励孩子大胆地与同龄人讨论和分享自己的想法。
“信使菲迪皮德斯,一口气从马拉松跑到雅典。你觉得他怎么样?”(提示:“马拉松”需要耐力和意志力。)
(2)“为什么要在奥运会中设立‘马拉松’?”
(3)参加“马拉松”比赛的运动员,能坚持跑完全程,是一种胜利。
故事:第一届奥运会设立了“马拉松”长跑项目。其实《马拉松》有一个感人的故事:马拉松是希腊的一个地名。很久以前,雅典军队和波斯皇帝派来的军队在马拉松山谷激烈交战。在没有援军的情况下,他们团结一心,运用正确的战术和技巧,以少胜多,打败了波斯侵略者,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当时担任信使的菲迪彼得斯奉命将这一胜利的消息告诉雅典居民,让苦难的同胞分享这一胜利的喜悦。他不停地跑,渴得一口水都喝不下,好早点把消息告诉苦难的同胞。尽管距离很远,他还是一口气从马拉松跑到了雅典。当他到达雅典时,已经筋疲力尽,只说了一句:“我们赢了!”他倒在广场上,闭上了眼睛。后来,访问过希腊的法国语言学家米歇尔布里尔(Michel Brill)对这位马拉松战役中的爱国战士非常钦佩。他给“奥运会之父”顾拜旦写了一封长信,建议在1896年第一届奥运会上增加一项名为“马拉松”的长跑比赛,以纪念这位史诗般的战士。同时,他提出捐赠一个“布瑞尔”银杯作为对冠军的奖励。因此,这个建议被欣然采纳。从那以后,马拉松开始风靡全球,并且一直是奥运会的传统项目。这就是“马拉松”长跑的由来。
百科:马拉松是长跑比赛,距离42.195公里(也有说是42.193公里的,但所有比赛都用42.195公里)。这一事件的起源始于公元前490年9月12日的一场战斗。
【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教案《马拉松》】相关文章:
幼儿园小班教案《国旗》包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拼音》包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小工具们的争吵》包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每一次珂皮珂》
幼儿园大班教案《小壁虎借尾巴》包含反思
幼儿园语言教案《小兔拔萝卜》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我的家
幼儿园小班教案《握握手》
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教案《我要搬出去》包含反思。
幼儿园语文精品公开课教案《小兔找太阳》反思
小班语文教案《小兔子找太阳》包含反思。
小班语文教案《做风筝》包含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