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反思的中班教案《小老鼠的魔棒》适用于中班以语言为主题的教学活动,让孩子体验魔杖的神奇,体会助人为乐带来的快乐,初步理解故事内容,尝试用魔杖讲述老鼠的有趣情节,创设故事的结尾,感受创作的乐趣。带着反思来看看幼儿园中班教案《小老鼠的魔棒》。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故事,试着说出小老鼠使用魔杖的有趣情节。
2.体验魔杖的魔力和帮助他人的快乐。
3.创作故事的结尾,感受创作的乐趣。
4.愿意清晰明确的沟通表达自己的想法。
5.在感知故事内容的基础上,理解人物性格特征。活动准备:
一根‘魔杖’(可以用尺子或树枝做,也可以直接购买);103010故事PPT;故事人物的头饰,如老鼠、小鸭子、兔子、蘑菇和太阳。活动过程:
先了解一下故事的第一段,感受一下魔杖的魔力。
1.教师展示一根“魔杖”来引起孩子的兴趣,并引出故事的内容。
老师:孩子们,看,老师带来了什么?
老师:这不是普通的棍子。这是一根魔杖。你想知道这是谁的魔杖吗?看啊!原来是一只小老鼠的魔杖!这根魔杖有什么样的魔力?我们一起看一段课件吧。
2.播放课件第一段,提问引导孩子理解故事。
老师:当小老鼠出去玩它的魔杖时,发生了什么事?
老师:风把小老鼠的帽子吹到了树顶。小老鼠想到了什么?小老鼠说了什么神奇的话,大树变小了?
老师:小老鼠拿到帽子后说了什么?谁愿意当小老鼠,用魔杖给大树施魔法,看看大树能不能变大变小?
让孩子们拿着魔杖,对着大树念‘咒语’。老师可以通过操作课件,配合孩子们的‘拼’,让大树变小或变大。
老师:鼠标的魔杖是什么?
总结:小老鼠的魔杖很神奇。它可以通过念咒语让东西变大或变小。
【描述】播放PPT的第一段,是为了让孩子了解故事的第一段,感受魔杖的神奇。利用课件按钮,让孩子用魔杖尝试学习口头禅,既有趣又达到复述故事中关键对话的目的。
第二,猜故事的第二段,说出并表演故事。
1.老师展示了故事中的图画(草)。
老师:小老鼠是哪里来的?你找到了哪些好朋友?
老师:(点击下雨按钮)突然发生了什么?它会做什么?
让孩子自由猜测。
2.老师扮演部分动画内容,配合小朋友表演剧情。
老师:小老鼠想到了什么?它怎么拼写?
老师:请做一只老鼠,我做一只蘑菇。让我们表演吧。
老师和孩子合作表演这个情节。
3.老师出示故事中的图片(太阳出来了)。
老师:天气晴朗,太阳出来了。老鼠会做什么?
孩子们谈论让蘑菇变小的咒语。
老师:让我们和小老鼠说话。
播放课件,小朋友用鼠标讲述。
4.完整地讲述第二个故事。
老师:我们来谈谈草地上的小老鼠发生了什么事。
5.扮演不同的角色。
老师:看,这里有小老鼠、小鸭子、小兔子、蘑菇和太阳头饰。你想扮演这些小动物来表演这个故事吗?
【解说】在故事的第二段,老师改变了叙事形式,只展示了故事的背景,让小朋友通过猜的方式,帮助小老鼠找到帮助小鸭子和兔子寻找避雨的方法。接下来的角色表演既起到了动静交替的作用,又巩固了故事的内容。
第三,营造故事的结尾。
老师:小老鼠玩累了,想回家。走路的时候,一条河挡住了去路。我该怎么办?
当幼儿自由预测故事发展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做出合理的预测,如:河边有什么?老鼠会想到什么过河?每想到一个办法,就让幼儿扮演鼠标,对着树枝(或者胡萝卜和树叶)念一段咒语。老师操作课件让树枝(或者胡萝卜和叶子)变大,变成树枝桥(或者胡萝卜桥和叶子桥)。
老师:谁能告诉大家河边的小老鼠发生了什么事?
【解释】因为有了第一、第二个故事的铺垫,大部分幼儿都能创造出一条老鼠过河的路。即使孩子创造了一种与画面内容缺乏联系的过河方式,老师也要肯定。
四。给故事起个名字,完全享受。
老师:你喜欢这根魔杖吗?为什么?
老师:这根魔杖真神奇。它帮助小老鼠拿到了帽子,把蘑菇变成了雨伞,还帮助小老鼠过河,解决了很多困难。就给这个故事起个名字吧!
老师:有了名字,故事就更完整了。让我们把故事串联起来,完整地欣赏吧!你可以边听边说。
[解说]把这个故事命名为这个戒指
节,帮助幼儿梳理故事的中心内容,起到深化主题的作用。活动延伸: 假如你有这根神奇的魔棒,你会用它做什么事情呢?
【说明】这个话题是幼儿感兴趣的一个内容,因为他们都渴望有这样一根神奇的魔棒。有了这个有趣的话题,幼儿可以继续创编出各式各样精彩的故事内容。
活动反思:
为了体现以幼儿为主体的精神,打破传统的故事教学模式,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创新处理了教材。在活动的开始环节,我抓住幼儿喜欢看课件的心理,让幼儿看课件熟悉故事的第一段内容。为了让幼儿学说咒语,我巧妙设计了课件按钮,只要幼儿用魔棒指着大树说咒语,大树就能变大或变小,这是幼儿非常喜欢的游戏,而且在游戏中他们不知不觉就学会了魔棒咒语。学习故事的第二段时,我没有直接讲述故事内容,而是让幼儿当主角,帮助小老鼠和小伙伴们想躲雨的方法。当幼儿看到自己想的办法跟故事中小老鼠的方法一致时,那种开心的心情是难以言表的。为了进一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我准备了角色头饰,让幼儿分角色表演。学习故事的第三段时,我利用课件画面的提示,引导幼儿创编故事的多种结果,鼓励幼儿大胆创编。三段故事呈现形式不同,难度是由易到难有所递进,又层层铺垫。这样的故事教学,教师为幼儿创设了想说、敢说的语言环境,幼儿学得主动、学得轻松。
附:《小老鼠的魔棒》
有一只小老鼠,它有一根神奇的魔棒。一天,小老鼠戴着它漂亮的帽子出去玩,走着走着,忽然,刮起了一阵大风,把小老鼠的帽子吹到了树顶上。小老鼠拿不到帽子,怎么办呢?小老鼠拿起魔棒指着大树说:"魔棒魔棒让大树变小吧。"咦,大树真的变小了,小老鼠拿到了自己的帽子。接着它又拿着魔棒对着树说:"魔棒魔棒让小树变大吧。"小树真的变成了大树,和原来的一模一样。
小老鼠来到一块草地上,找到了小兔和小鸭做朋友。它们高高兴兴地在一块儿玩耍。突然天上下起了大雨,它们找不到避雨的地方好着急呀,小老鼠拿起魔棒指着蘑菇说:"魔棒魔棒让蘑菇变大吧。"蘑菇真的变大了,变成了一把蘑菇伞。它们躲到蘑菇伞下淋不到雨啦。天晴了,太阳出来了,小老鼠又指着蘑菇说:"魔棒魔棒让蘑菇变小吧。"蘑菇真的变小了,和原来的一模一样。
小老鼠继续往前走,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河上没有桥怎么办呢?小老鼠拿起魔棒对着树枝说:"魔棒魔棒让树枝变大吧。"树枝真的变大了,变成了一座树枝桥,小老鼠高高兴兴地过了河。
小百科:老鼠是哺乳纲、啮齿目、鼠科的啮齿类动物,俗称“耗子”,是哺乳动物中繁殖最快、生存能力很强的动物。全世界约有三千多种老鼠,无论室内、野外都可以看到它们的足迹。
【幼儿园中班教案《小老鼠的魔棒》含反思】相关文章:
•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小熊的尾巴》
• 幼儿园小班教案《认识动物》
• 小班语言公开课教案《拔萝卜》含反思
•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苹果种子的故事》含反思
• 大班语言活动:猜猜这是谁
• 小班语言《谁的主意好》教案
• 幼儿园大班教案《会游动的小岛》含反思
•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活动《果酱小房子》
• 幼儿园大班语言优质课教案《粗心的小画家》含反思
• 幼儿园大班教案《家》
• 幼儿园小班语言公开课教案《雨天里的多多》含反思
• 幼儿园大班教案《铅笔盒变医院》含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