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全国爱耳日》适用于小班安全主题教学活动。让孩子知道3月3日是爱耳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懂得保护耳朵,学习正确的自我保健方法,初步了解耳朵的小常识。来看看幼儿园小班教案《全国爱耳日》。
活动目标:
1.懂得保护耳朵,学会正确的自我保健方法。
2.知道3月3日是爱耳日,增强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
3.初步了解一下耳朵的小常识。
4.培养孩子勇敢活泼的性格。 活动准备:
多媒体和乐器 活动过程:
第一,兴趣的引入。
摸摸小耳朵猜谜语:左边一块,右边一块,隔着一座山也看不见。
第二,讨论耳朵的作用。
1.介绍耳朵的作用:小朋友,你知道耳朵是干什么用的吗?(小朋友的回答)先让小朋友用耳朵听音乐,然后让他们用手捂住耳朵,感觉是否能听到声音。
2.孩子谈感受,知道耳朵的作用很大,能听到不同的声音。
3.播放各种动物的声音,让孩子听到并分辨。
4.让孩子闭上眼睛,请一位熟悉孩子的老师说一句话,让孩子猜一猜,意识到耳朵又能听到声音了。
5.老师总结:耳朵对听到不同的声音有很大的作用。
第三,讨论如何保护耳朵。
1.对我们重要吗?
2.耳朵对我们真的很重要,那么在生活中如何保护耳朵呢?(请小朋友回答)3。怎样才能保护好自己的耳朵?
(1)预防药物中毒。虽然药物可以治疗疾病,但有些药物有很强的负面作用。如果服用过量或服用不当,会造成听力下降,甚至耳聋。所以孩子一定要按照医生规定的量和时间服药,不要吃太多。耳朵疼痛或不适应立即检查。就算没毛病,一年也要体检一两次。
(2)防噪音。大而刺耳的声音都是噪音,会损害人的听力。注意远离噪音。突然有噪音时,可以用手堵住耳朵,张开嘴。孩子们最好不戴耳机听广播。(3)防止水进入。游泳或洗脸时,要特别注意防止水进入耳朵。如果感觉耳朵里有水,应该立即单脚跳起来让水出来,或者用棉球棒轻轻放进去把水吸出来。
(4)反殴打。不能揪耳朵,不能打耳朵。抠耳朵、打嘴巴对耳朵有害。
(5)不要挖耳朵。有些孩子爱用耳勺、发夹、别针等挖耳朵。这是一个坏习惯,应该避免。不要把豆子、球等东西塞到耳朵里。
(6)不戴耳环。有些小女孩喜欢打耳洞,戴耳环、耳钉等装饰品,对耳朵也有伤害。耳朵的皮肤很嫩,上面挂着金属的东西,玩的时候很容易把耳朵拉出来。
(7)了解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增强护耳意识。
老师: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我发现我们班有些孩子喜欢把纸塞在耳朵里。今天孩子要懂得保护耳朵,不要把东西塞耳朵里,说话轻声细语,不要大声说话等等。
百科:耳朵位于眼睛后面。它具有识别振动的功能。它可以将振动发出的声音转化为神经信号,然后传递给大脑。
【幼儿园小班教案《全国爱耳日》】相关文章:
幼儿园小班教案《斑马线》包含反思
幼儿园安全教案《注意吃饭安全》包含反思
20个幼儿园小班交通安全教案
幼儿园安全教案《防火知识我知道》包含反思
幼儿园安全教案《防雷电》包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这些东西不能碰》包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阳台上的安全》包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教案《保护自己》包含反思
幼儿园安全《不跟陌生人走》包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走散了怎么办》
幼儿园中班教案《马路安全》包含反思
大班安全教案《哎呦,夹住了》包含反思。